[实用新型]一种槽式集热器集热管支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36721.2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9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鑫;庞文锰;张超;吕红宾;孙青林;杨欣然;张凯;魏晓瑞;张磊;焦新宇;金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天瑞星光热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S30/425 | 分类号: | F24S30/425 |
| 代理公司: | 沧州市华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42 | 代理人: | 张林 |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沧州***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槽式集热器集 热管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槽式集热器集热管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顶部两侧通过连接架固定设置有反射镜,支撑轴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集热管支撑装置,所述集热管支撑装置包括集热管支撑架,所述支撑轴上配合集热管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支撑轴上设置有卡箍结构,卡箍结构包括通过第一螺栓组件进行连接的上箍体与下箍体,上箍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集热管支撑架以及安装板通过第二螺栓组件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重新对集热管支撑装置的安装方式进行设计,大大的增强了其安装强度,而且卡箍结构的设计,使得加强结构可以直接应用在现有的集热管支撑装置上,使用成本低,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集热管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槽式集热器集热管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主要分为槽式、塔式和碟式三种技术路线,其中以槽式热发电技术最为成熟,大规模商业化电站大部分采用槽式热发电技术,对于槽式热发电设备,其核心设备为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基础支撑为槽式太阳能集热器装置,现有的槽式太阳能集热器装置包括支撑轴,支撑轴的顶部两侧通过连接架固定设置有反射镜,支撑轴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集热管支撑装置,两侧的反射镜之间设置有可供集热管支撑装置穿过的间隙,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反射镜之间的间隙有限,所以导致集热管支撑装置与支撑轴的连接处结构较为薄弱,为了保证反射镜正常的反射效率,所以不可能单纯为了增加集热管支撑装置的连接强度而对间隙进行增大,亟需进行一个合理的结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槽式集热器集热管支撑装置,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槽式集热器集热管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顶部两侧通过连接架固定设置有反射镜,支撑轴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集热管支撑装置,两侧的反射镜之间设置有可供集热管支撑装置穿过的间隙,所述集热管支撑装置包括集热管支撑架,所述支撑轴上配合集热管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支撑轴上设置有卡箍结构,卡箍结构包括通过第一螺栓组件进行连接的上箍体与下箍体,上箍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集热管支撑架以及安装板通过第二螺栓组件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对称设置有两处。
进一步,所述上箍体与下箍体的内侧均设置有垫层。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与支撑轴焊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整体为工字型,其工字型顶部位于反射镜的上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重新对集热管支撑装置的安装方式进行设计,大大的增强了其安装强度,而且卡箍结构的设计,使得加强结构可以直接应用在现有的集热管支撑装置上,无需进行改造,使用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集热管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局部细节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天瑞星光热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沧州天瑞星光热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367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电路板湿式蚀刻工序用水洗槽
- 下一篇:一种便于悬挂的温度调节水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