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房屋空心楼顶板找坡成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32011.2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5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国石;谭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5/00 | 分类号: | E04D15/00;E04D15/07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马凤云 |
地址: | 71002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屋 空心 楼顶 板找坡 成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房屋空心楼顶板找坡成型结构,包括设置在钢筋混凝土骨架顶部的楼顶板和设置在楼顶板上的结构找坡层,楼顶板为空心楼顶板,空心楼顶板包括多个并排排布的空心梁板,相邻两个空心梁板之间设置有工字型次梁,结构找坡层内预埋有钢筋网片和多个设置在钢筋网片上用于楼顶板找坡的灰饼。本实用新型利用空心梁板和工字型次梁的组合形式构筑空心楼板,使楼板热传导损失增加,达到隔热降噪的效果,保温、隔热、降噪效果好,将屋顶结构层混凝土与屋顶找坡层混凝土合二为一,一次浇筑施工、一次性找坡成型,有效解决了找坡层边缘处混凝土过薄引起的龟裂的问题,提高了屋顶防水整体效果,减少混凝土的用量及屋顶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心楼顶板找坡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房屋空心楼顶板找坡成型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房建项目施工中,传统工艺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架设,然后浇筑结构找坡层,形成单层楼板。另一种形式是楼板采用现浇混凝土实心板。但对于干燥炎热、昼夜温差大的沙漠地区,该两种工艺均无法满足居民住房良好保温隔热的要求。干燥炎热、昼夜温差大的沙漠地区的气候干燥炎热,沙尘、高温天气多,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更是当地用户对住房的迫切需求。且现有的屋顶找平多是在屋顶结构层混凝土浇筑后,再开始施工找坡层,施工工序繁琐且找坡层边缘混凝土因厚度太薄易引起龟裂,导致防水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房屋空心楼顶板找坡成型结构,其设计新颖合理,利用空心梁板和工字型次梁的组合形式构筑空心楼板,使楼板热传导损失增加,达到隔热降噪的效果,保温、隔热、降噪效果好,将屋顶结构层混凝土与屋顶找坡层混凝土合二为一,一次浇筑施工、一次性找坡成型,有效解决了找坡层边缘处混凝土过薄引起的龟裂的问题,提高了屋顶防水整体效果,同时,减少混凝土的用量及屋顶重量,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房屋空心楼顶板找坡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钢筋混凝土骨架顶部的楼顶板和设置在楼顶板上的结构找坡层,所述钢筋混凝土骨架包括多个钢筋混凝土柱和多个钢筋混凝土梁,所述楼顶板为空心楼顶板,所述空心楼顶板包括多个并排排布的空心梁板,相邻两个空心梁板之间设置有工字型次梁,结构找坡层铺筑在空心梁板和工字型次梁顶部,结构找坡层内预埋有钢筋网片和多个设置在钢筋网片上用于楼顶板找坡的灰饼;所述空心梁板包括呈上下平行设置的梁顶板和梁底板,梁顶板和梁底板的中部通过多个梁分隔板连接,梁顶板和梁底板的端部通过对称设置的梁边板连接,所述梁边板包括错位板,错位板的内侧底端通过梁底边板与梁底板的端部连接,错位板的外侧顶端设置有梁顶直边板,梁顶直边板的顶部通过梁顶斜边板与梁顶板的端部连接,梁顶斜边板的底部宽度大于梁顶斜边板的顶部宽度;所述工字型次梁包括工字型混凝土次梁体以及预埋在工字型混凝土次梁体内的次梁顶直筋和多个次梁底直筋,次梁顶直筋与钢筋网片的底部连接,次梁顶直筋和多个次梁底直筋呈平行设置,次梁顶直筋和多个次梁底直筋长度方向外侧套设有多个次梁箍筋。
上述的一种房屋空心楼顶板找坡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片延伸至钢筋混凝土梁内、以及钢筋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连接区域内。
上述的一种房屋空心楼顶板找坡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箍筋为上小下大的等腰三角形结构,次梁顶直筋和多个次梁底直筋均通过铁丝与多个次梁箍筋绑扎连接。
上述的一种房屋空心楼顶板找坡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找坡层的边缘设置有女儿墙。
上述的一种房屋空心楼顶板找坡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找坡层的坡度为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空心梁板和工字型次梁的组合形式构筑空心楼板,使楼板热传导损失增加,达到隔热降噪的效果,保温、隔热、降噪效果好,将屋顶结构层混凝土与屋顶找坡层混凝土合二为一,一次浇筑施工、一次性找坡成型,有效解决了找坡层边缘处混凝土过薄引起的龟裂的问题,提高了屋顶防水整体效果,同时,减少混凝土的用量及屋顶重量,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320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线电视线连接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电镀生产线换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