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陶炉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30411.X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41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余俊忠;余庆喜;吴小辉;沈滨杰;余铠佳;陈校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功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7/08;F24C7/04;F24C7/06 |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103 | 代理人: | 丁楚浩 |
| 地址: | 5157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陶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陶炉,包括发热盘、微晶玻璃、温度传感器、控制电路以及炉体,发热盘以及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炉体中,微晶玻璃安装在炉体上,其特点是,炉体为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炉体内侧还安装有仿真炭,仿真炭中藏有灯珠,灯珠的亮度由控制电路依据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调节,该电陶炉采用十分逼真的燃烧来模拟炉内的温度,以让人们能够从远距离处直观、形象地进行识别,以防止烫伤或干烧等危害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家庭中采用电加热向器皿供热的装置,涉及一种利用电炉丝发热的器具,具体地,是一种电陶炉。
背景技术
电陶炉是采用微晶玻璃将电炉丝隔开,可隔绝电源,防止触电,又可封闭炉体,不让水渗入其中,又便于人们清洗面板,同时,其透光性和耐热性可让电炉丝通电时发出的光线通过,以便对位于微晶玻璃上面的器皿进行辐射,让器皿受热,同时,微晶玻璃也接受电炉丝发出的热量,使其温度迅速升高,并向器皿进行热传递,它具有较好的热效率,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通常,电陶炉在加热时,当器皿抬离面板,可以透过微晶玻璃观察到电炉丝燃烧的情形,这自然可以作为提示人们这时面板有较高的温度,不能将手与面板接触。但经常又受到这一现象的影响,人们有时会想当然地认为,当从面板观察不到电炉丝燃烧时,面板系常温的,可以接触。电陶炉没有加热使用时,从微晶玻璃处看不到电炉丝的燃烧,似乎又加强了上述观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易于产生错觉,有可能将手随意地与面板接触而造成烫伤。
虽然,电陶炉上可通过设置加热功率的数字显示器,以显示当前加热功率的大小,作为提示人们电陶炉正处在工作中,微晶玻璃上有较高温度,手不能与面板接触,但当发热盘不再加热时,数字显示器仍会显示00或—之类的字符,这容易造成人们混淆,认为面板系常温下的温度,且不便于远距离观察及分辨,不仅不够直观形象,而且时不时仍会出现烫伤的现象。
现有电陶炉的不足是,加热后,当关闭电源时,微晶玻璃仍具有较高的温度,但电陶炉上这时已没有任何标识或提示危险,若不小心与其接触,仍会造成烫伤,伤及使用者。
现有电陶炉的另一不足是,若发热功率调至最低,电炉丝发出的光线十分微弱,且在微晶玻璃及器皿遮挡的情形下,难以让人们从外围发觉,这又将隐含着十分的危险,如果人们误认电源已关闭,不小心由手与其接触,同样也会产生烫伤,甚至可能将器皿直接放置于电陶炉上并离开电陶炉,又将可能会使器皿发生干烧,严重的,可能会发生火灾等危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电陶炉,它采用十分逼真的燃烧来模拟炉内的温度,以让人们能够直观、形象地进行识别,以防止烫伤等危害的发生。
其目的由下列方案实现:
一种电陶炉,包括发热盘、微晶玻璃、温度传感器、控制电路以及炉体,发热盘以及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炉体中,微晶玻璃安装在炉体上,其特点是,炉体为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炉体内侧还安装有仿真炭,仿真炭中藏有灯珠,灯珠的亮度由控制电路依据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调节。
上述方案中,当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代表的温度较高时,灯珠的亮度较亮,反之,当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代表的温度较低时,灯珠的亮度较暗。
上述方案中,可由温度传感器获得的温度以推算出微晶玻璃的温度,并进行上述调节。
较好的是,上述方案中,温度传感器与发热盘接触,以检测发热盘的温度,由发热盘的温度以推算出微晶玻璃的温度,并进行上述调节。
更好的是,温度传感器与微晶玻璃接触,以检测微晶玻璃的温度,由微晶玻璃的温度直接进行上述调节。
通常,现有的电陶炉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发热盘的温度,并通过控制发热盘的发热以维持选定的发热功率或者防止炉内出现温度过高而造成电陶炉的烧毁,该温度传感器可以兼作为上述方案的温度传感器,当然,也可为本方案专设一个温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功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功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304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封密油浸式大容量电力变压器
- 下一篇:移动终端胶套结构及移动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