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埋式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29276.7 | 申请日: | 202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8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玲;何开芳;王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齐星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E03F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雨水 收集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雨水收集回用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埋式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其包括地表水收集装置、埋于地下的地下水收集装置、蓄水装置和回用装置,蓄水装置包括蓄水箱和过滤箱,过滤箱固定连接在蓄水箱顶部且过滤箱底部与蓄水箱连通,地表水收集装置与过滤箱连通且地表水收集装置连接在过滤箱顶部,地下水收集装置与蓄水箱连通,回用装置与蓄水箱连通。本申请具有提高雨水收集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雨水收集回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埋式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快速膨胀,水资源的短缺越来越严重,保护水资源的同时,我们也要思考如何更好的利用水资源。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指雨水收集的整个过程,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浇溉农作物、补充地下水、还可用于景观环境、绿化、洗车场用水、道路冲洗冷却水补充、冲厕等非生活用水用途。可以节约水资源,大大缓解我国的缺水问题。
目前,普通地下雨水收集回用系统中,大多是将地表雨水通过路面雨水口收集进入排水管道并汇入地下的雨水收集箱。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这种常规方式只能收集地表雨水,不能收集排水管道顶部及周边浸入土壤中的雨水,无法充分对雨水进行二次利用,存在雨水收集效率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缓解雨水无法充分收集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地埋式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埋式雨水收集回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埋式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包括地表水收集装置、埋于地下的地下水收集装置、蓄水装置和回用装置,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蓄水箱和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固定连接在蓄水箱顶部且过滤箱底部与蓄水箱连通,所述地表水收集装置与过滤箱连通且地表水收集装置连接在过滤箱顶部,所述地下水收集装置与蓄水箱连通,所述回用装置与蓄水箱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地表水收集装置对地表的雨水进行回收,利用地下水回收装置对渗入地下的水进行收集,地表水收集装置和地下水回收装置收集的水均导入蓄水装置内进行储存,回用装置将蓄水箱中储存的水抽出进行再利用,缓解了雨水无法充分收集的问题,提高了雨水的收集效率。
可选的,所述地下水收集装置包括多根收集管,多根所述收集管均倾斜设置,所述收集管远离地面的一端均与蓄水箱连通,所述收集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与内管同轴设置,所述外管与内管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渗水口,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设置有过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收集管对渗入地下的雨水进行收集,渗入地下的雨水在渗透压的作用下经渗水口进入外管,利用过滤层对雨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雨水进入内管,收集管倾斜设置,内管中的雨水在重力作用下向蓄水箱内流动。
可选的,所述过滤层由外管到内管依次为砂石层和活性炭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砂石层对水中的悬浮物进行过滤,利用活性炭层对水中的可溶性杂质进一步过滤以及去除水的异味。
可选的,所述地表水收集装置包括下水管和用于封堵下水管管口的进水格栅,所述进水格栅固定连接在下水管道靠近地面的一端,所述下水管远离地面的一端与过滤箱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表的雨水经过下水管进入滤水箱进行过滤,利用进水格栅对地表流入下水管内的雨水进行过滤,将较大的物体滞留在进水格栅远离下水管的一侧,降低下水管被堵塞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下水管连通有异物分离装置,所述异物分离装置位于下水管道靠近地面的一端,所述异物分离装置包括用于分离下水管内异物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与下水管道的内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过滤板对经进水格栅进入下水管的地表雨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将树叶等杂物滞留在过滤板靠近地面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齐星建筑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齐星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29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