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大坝安全监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26367.5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60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 发明(设计)人: | 许佳;王飞;刘广盛;许国昌;孙梦飞;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五洲卫星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 代理公司: | 威海恒誉润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0 | 代理人: | 林楠 |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传感器 大坝 安全 监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大坝安全监控系统,包括监控箱、操作面板、显示面板、安装箱、四组支腿、四组滚轮、操作门、多组支撑板,监控箱的顶端与显示面板的底端连接,监控箱的前端与操作面板的后端连接,安装箱内设置有安装腔,监控箱位于安装腔内,监控箱的侧端与安装腔的侧壁通过多组支撑板连接,安装箱的顶端设置有观察口,观察口内设置有透明隔板,安装箱的前端设置有操作口,操作门位于操作口内,安装箱的底端的四角位置区域分别与四组支腿的顶端连接,四组支腿的底端分别与四组滚轮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便于移动,降低了使用局限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大坝安全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针对大坝监测行业内开发出的数据采集产品已有多种,其中有基于大量分布的无线监测MCU终端(通常无线监测MCU终端仅支持最多4路的单一类型传感器),完成整个大坝几十个监测点的数据采集工作,采集数据经各MCU终端打包通过移动网络(GPRS)上传至监控中心服务器。同样数据在监控中心服务器上经大坝安全监测软件平台处理,最终结果作为展示、预警使用。基于多传感器的监控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监控系统不便于移动,使用局限性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大坝安全监控系统,能够便于移动,降低了使用局限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大坝安全监控系统,包括监控箱、操作面板、显示面板、安装箱、四组支腿、四组滚轮、操作门、多组支撑板,所述监控箱的顶端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底端连接,所述监控箱的前端与所述操作面板的后端连接,所述安装箱内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监控箱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监控箱的侧端与所述安装腔的侧壁通过多组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安装箱的顶端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内设置有透明隔板,所述安装箱的前端设置有操作口,所述操作门位于所述操作口内,所述安装箱的底端的四角位置区域分别与四组所述支腿的顶端连接,四组所述支腿的底端分别与四组所述滚轮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四组缓冲减震装置,四组所述缓冲减震装置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安装箱的底端的四角位置区域连接,四组所述缓冲减震装置的底端分别与四组所述支腿的顶端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四组支撑液压缸和四组支脚,四组所述支撑液压缸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安装箱的底端的四角位置区域连接,四组所述支撑液压缸的底端分别与四组所述支脚的顶端铰接。
优选的,还包括多组第二减震装置,多组所述第二减震装置的一端分别与多组所述支撑板连接,多组所述第二减震装置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监控箱的侧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防潮层。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多组通风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腔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防尘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透明隔板观察显示面板的显示结果,使用者可以打开操作门,然后对操作面板进行操作,在对监控系统进行移动时,使用者关闭操作门,然后通过支腿和滚轮来移动监控系统,实现了能够便于移动,降低了使用局限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监控箱;2、操作面板;3、显示面板;4、安装箱;5、支腿;6、滚轮;7、操作门;8、支撑板;9、透明隔板;10、缓冲减震装置;11、支撑液压缸;12、支脚;13、第二减震装置;14、防潮层;15、通风孔;16、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五洲卫星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海五洲卫星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263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