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保温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25867.7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8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林真源;许建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恒杰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7 | 分类号: | F16L9/147;F16L59/02;F16L59/12;F16L57/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董晗 |
地址: | 350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保温 管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保温管道,所述管壁自内向外依次包括改性聚丙烯层、耐高温纤维毡层、发泡保温层和无缝钢套管,所述发泡保温层包括第一弧面套和第二弧面套,所述第一弧面套和第二弧面套沿所述管道的圆周方向拼合,所述第一弧面套沿所述管道的圆周方向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弧面套沿所述管道的圆周方向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弧面套沿所述管道的圆周方向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台嵌套配合的第二凹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矿井下保温管道可以避免管道在长期使用后发生热变形甚至开裂失效,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保温管道。
背景技术
由于PVC管道的生产、运输成本较低,其在煤矿井下作业中的应用已十分广泛。现有的煤矿井下作业用PVC管道在强度、抗变形能力等方面与传统的钢管仍存在一定差距,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煤矿井下保温管道,可避免管道在长期使用后发生热变形甚至开裂失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煤矿井下保温管道,所述管道的管壁为多层共挤的复合结构,所述管壁自内向外依次包括改性聚丙烯层、耐高温纤维毡层、发泡保温层和无缝钢套管,所述发泡保温层包括第一弧面套和第二弧面套,所述第一弧面套和第二弧面套沿所述管道的圆周方向拼合,所述第一弧面套沿所述管道的圆周方向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弧面套沿所述管道的圆周方向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弧面套沿所述管道的圆周方向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台嵌套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弧面套沿所述管道的圆周方向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嵌套配合的第二凸台。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台、第一凹槽、第二凸台和第二凹槽投影在垂直于所述管道的轴线的平面上的形状均为等腰梯形。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台、第一凹槽、第二凸台和第二凹槽的表面均设有齿槽,所述齿槽平行于所述管道的轴线。
可选的,所述管壁内任意两个相邻层之间通过热固性树脂粘结层连接。
可选的,所述改性聚丙烯层的内壁设有阻燃抗静电聚乙烯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煤矿井下保温管道,管壁采用多层共挤的复合结构,包括改性聚丙烯层、耐高温纤维毡层、发泡保温层和无缝钢套管,采用复合结构的优点在于既能达到保温性能,又能满足结构强度要求,其中发泡保温层采用双体式嵌套结构,在一个弧形套的两端分别设有凸台和凹槽,依次与设置在另一个弧形套的两端的凹槽和凸台嵌套配合,这种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可以避免管道在长期使用后发生热变形甚至开裂失效,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井下保温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井下保温管道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改性聚丙烯层;
2、耐高温纤维毡层;
3、发泡保温层;31、第一弧面套;311、第一凸台;312、第一凹槽; 32、第二弧面套;321、第二凸台;322、第二凹槽;
4、无缝钢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恒杰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恒杰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258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