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路锥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23159.X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3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君;罗兆国;梁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路交通科技(广东)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15/00 | 分类号: | E01F15/00;E01F13/02;E01F9/688;E01F9/654 |
| 代理公司: | 广州汇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7 | 代理人: | 张静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路锥,包括锥体、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端的底板,所述底座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锥体的底部活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海绵,所述锥体的底端与所述海绵的顶端抵持,所述底座的底端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连接孔,本实用新型将底座部分浸入水中,海绵能够吸收水分后储水并增重,增加路锥整体的稳定性,使用完毕后,向下推抵锥体,锥体向下移动后能够挤压海绵,海绵内的水从连接孔挤出后,海绵干燥后减轻锥体的整体重量,进而便于搬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路锥。
背景技术
路锥放置在道路中间、危险地区和道路施工地段等,用于分隔车流、引导交通、指引车辆绕过危险路段等。通过对过往车辆的限制,有效地保障了交通秩序,并且保护施工现场设施和人员。现有的路锥功能单一,不能够满足复杂路况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路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路锥,包括锥体、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端的底板,所述底座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锥体的底部活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海绵,所述锥体的底端与所述海绵的顶端抵持,所述底座的底端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海绵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所述锥体的底端连接,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顶端抵持。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的顶端与所述锥体的抵持,所述弹性气囊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顶端抵持。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锥体的底端连通的连通孔。
优选的,所述连通孔的侧壁设置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锥体的底端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为环形板状,所述凸起的底端与所述海绵的顶端抵持。
优选的,所述锥体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环。
优选的,所述底座与所述底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底座部分浸入水中,海绵能够吸收水分后储水并增重,增加路锥整体的稳定性,使用完毕后,向下推抵锥体,锥体向下移动后能够挤压海绵,海绵内的水从连接孔挤出后,海绵干燥后减轻锥体的整体重量,进而便于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路锥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多功能路锥的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多功能路锥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6为图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剖视图。
图中:1连接环、2锥体、21凸起、3底座、31连接孔、4底板、41连通孔、42挡板、5固定螺栓、6海绵、61安装孔、7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路交通科技(广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顺路交通科技(广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231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扫装置的滚刷结构
- 下一篇:压板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