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道病原体的医用检测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22523.0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71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晓东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02;A41D31/10;A41D31/12;C12M1/40;C12M1/34;C12M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道 病原体 医用 检测 口罩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道病原体的医用检测口罩,包括由内层吸湿层和外层阻水层构成的口罩主体,内层吸湿层和外层阻水层之间设置有反应器,反应器表面开设有反应孔,反应器内设置有冷凝腔,冷凝腔上方表面设置有积水凹槽,积水凹槽的一端与所述反应孔相连通,冷凝腔内盛装有挥发性降温材料,冷凝腔腔壁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挥发孔,反应器底部位于反应孔和所述冷凝腔下方设置有加热贴,加热贴上设置有氧化发热材料;挥发孔连接挥发毛细管,挥发毛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积水凹槽远离反应孔的一端相连接,挥发毛细管内部储存有液态水。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道病原体的医用检测口罩,能有效自动提供酶反应所需的水分及热量,通过酶反应对人体呼出气体进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呼吸道病原体的医用检测口罩。
背景技术
呼吸道感染是指由多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感染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系统,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其中,上呼吸道感染以病毒多见,占70~80%,细菌感染占20~30%,该病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传播速度快,且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通常病情较轻、病程短、可自愈,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不仅影响工作和生活,有时还可伴有严重并发症。因此,减少或者避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重在积极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在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戴口罩,隔离传染源,降低患病风险。
对于目前的口罩技术领域,如普通口罩、医用口罩、防护口罩(KN90、KN95、KN100)等,其共同点是:均是通过物理隔离,过滤掉空气中的病原体,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隔离传染源的效果,但无法检测佩戴者本身呼出的病原体。对于目前的涉及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领域相关的口罩,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原体采样的口罩,其特点是:该口罩上设有用于吸附佩戴者口鼻呼出气体中病原体的附件,附件与口罩本体可拆卸,佩戴者长时间佩戴后,附件可吸收大量呼吸气体中的病原体。若需要检测佩戴者所呼出的病原体,还需将口罩内的附件取出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目前,常用的检测呼吸道病原体的方法主要有:培养法、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等,操作程序繁琐,等待结果时间较长,与此同时,部分致病菌受培养条件的限制不易检出,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能克服这些缺点。2000年日本学者Notomi在NucleicAcids Res杂志上公开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基因诊断的恒温核酸扩增技术,即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英文名称为“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简称“LAMP”技术,此技术受到了世卫组织WHO、各国学者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短短几年,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SARS、禽流感、HIV等疾病的检测中,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事件中,日本荣研化学株式会社(以下简称“荣研公司”)接受WHO的邀请完成了H1N1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试剂盒的研制,通过早期快速诊断对防止该病症的快速蔓延起到积极作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方法,其特点是针对靶基因的6个区域设计4种特异引物,在链置换DNA聚合酶(Bst DNA Polymerase)的作用下,60~65℃恒温扩增,15~60分钟左右即可实现109~1010倍的核酸扩增。“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与目前常用的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灵敏度高,比传统的核酸扩增法高2~5个数量级;反应时间短,30~60分钟就能完成反应;反应全过程恒温,临床使用不依赖于昂贵的专业检测设备;反应结果可通过肉眼观察白色浑浊或绿色荧光的生成来判断,简便快捷,不具备专业技能的一般人员就能在疾病现场进行快速诊断。因此,急需一种设备能够将“LAMP检测技术”快速与检测设备结合,能够实地快速检测本身呼出的气体所携带的呼吸道病原体。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晓东,未经陈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225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洁型肉用热缩池
- 下一篇:一种新型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