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柱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22360.6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66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洪有仁;刘良发;王文祥;李怀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宏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1/04 | 分类号: | B30B11/04;B30B15/02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房文亮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加工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柱加工设备,涉及石墨柱加工的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下模具、支撑架、肘夹、液压缸及上模组件,所述下模具位于工作台的安装槽中,所述下模具中设有装料孔,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与装料孔一一对应的导出孔,所述下模具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定位孔,所述支撑架固定于工作台的上端面且其左右两侧上对称设有通孔,所述肘夹设有两个并对称固定于工作台的左右两侧,所述液压缸固定于支撑架的顶部,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穿过支撑架并固定有所述的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用于将石墨粉从下模具的装料孔中脱出形成石墨柱。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对待脱模的模具固定快速便捷,大大提高了石墨柱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柱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柱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石墨柱是现代高效机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零部件,石墨柱的形成一般是先将石墨粉装填至模具中压实,接着将模具放置在石墨柱加工设备中,通过石墨柱加工设备将石墨粉从模具中脱出形成石墨柱,但是现有的石墨柱加工设备对模具的固定过程较为繁琐,导致石墨柱的加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柱加工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一种石墨柱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下模具、支撑架、肘夹、液压缸及上模组件,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设有安装槽,所述下模具位于安装槽中,所述下模具中设有若干用于装填石墨粉的装料孔,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与装料孔一一对应的导出孔,所述下模具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定位孔,所述支撑架为“凵”字形且开口朝下,所述支撑架固定于工作台的上端面且其左右两侧上对称设有通孔,所述肘夹设有两个并对称固定于工作台的左右两侧,所述肘夹在压紧状态下其压紧端穿过对应的通孔并位于对应的定位孔中,所述液压缸固定于支撑架的顶部,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穿过支撑架并固定有所述的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用于将石墨粉从下模具的装料孔中脱出形成石墨柱。
优选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导柱、连接板及安装板,所述导柱与下模具的装料孔一一对应,每一个导柱的顶部均固定有所述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的安装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螺纹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与安装板的顶部固定。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后侧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侧设有滑轨,所述安装板的后侧固定有滑板,所述滑板上设有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滑轨设有两个并对称设于连接板前侧的左右两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装填有石墨粉的下模具放置在支撑架的下方,然后抬升肘夹的手柄,肘夹的压紧端经过支撑架上的通孔伸入到下模具的定位孔中对下模具固定,固定过程快速便捷,当两个肘夹均完成对下模具的固定时,即可通过液压缸带动上模组件下移对下模具的装料孔中的石墨粉进行脱模形成石墨柱,上模组件中的导柱通过连接板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板上,从而能够方便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三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和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工作台,11、安装槽,12、导出孔,2、下模具,21、装料孔,22、定位孔,3、支撑架,31、通孔,4、肘夹,5、液压缸,51、连接盘,6、上模组件,61、导柱,62、连接板,63、安装板,631、滑板,632、滑槽,7、固定板,71、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宏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宏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223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的病床组合折叠椅子
- 下一篇:一种削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