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管廊内大口径钢管运输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21322.9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58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郑东;宋文学;周俊雄;应本意;侯伯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35/00 | 分类号: | B65G35/00;B66F7/12;B66F7/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陆志斌 |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 管廊内大 口径 钢管 运输 装置 | ||
1.一种PC管廊内大口径钢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输平台,其底部设有与管廊内弧面相适配的弧形底盘,所述弧形底盘通过移动单元与管廊内壁面之间滚动连接;
管道定位部件,设置在所述运输平台的上表面,所述管道定位部件使得管道的重心、运输平台的重心以及所述弧形底盘的重心位于同一垂面上;
竖向伸缩机构,设置在所述运输平台上,且沿管道长度方向设置多组,每组竖向伸缩机构包括以所述管道呈中心对称布置的两个竖向伸缩单元,分别是第一竖向伸缩单元和第二竖向伸缩单元,其中,第一竖向伸缩单元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连接臂,第二竖向伸缩单元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臂;
第一悬臂梁,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
第二悬臂梁,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臂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分别设有连接孔,并且两个连接孔能够重合;
所述第一悬臂梁上设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二悬臂梁上设有第二挂钩,当第一悬臂梁和第二悬臂梁对接固定后,所述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以所述管道轴线对称布置;
锁紧机构,能够穿过两个连接孔并将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固定;
管卡抱箍,连接在所述管道上;
牵引机构,通过牵引绳与管卡抱箍牵引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管道及整个运输平台在管廊内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管廊内大口径钢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伸缩单元为电动千斤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管廊内大口径钢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为螺杆孔,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与所述螺杆孔螺纹连接的螺杆以及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管廊内大口径钢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为卷扬机;
所述管卡抱箍上转动连接有一定滑轮,所述定滑轮的轴线呈水平布置,所述卷扬机上的钢丝绳与管卡抱箍上的所述定滑轮绕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管廊内大口径钢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卡抱箍包括两个半圆形卡箍单元,两个半圆形卡箍单元的两端分别设有供螺栓紧固件连接的连接部,分别是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两个半圆形卡箍单元通过所述连接部对接后形成的管卡抱箍所在环面与管道的横截面具有夹角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管廊内大口径钢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卡抱箍的内侧侧壁上设有增大摩擦用的内衬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管廊内大口径钢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定位部件为设置在所述运输平台上表面用于支撑管道的管道支挡,所述管道支挡包括多对,多对所述管道支挡在运输平台上沿管道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管廊内大口径钢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为万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2132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电设备用高精度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溢装料模块及食品装罐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G 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气动管道输送机
B65G35-00 其他类不包含的机械输送机
B65G35-02 . 包含有配置成使圆柱形物件在支承表面上滚动的环形牵引元件,如牵引带
B65G35-04 . 包含有挠性载荷运载体,如输送带的,此挠性载荷运载体在一端卷紧而在另一端放松
B65G35-06 . 包含有沿一通路,如封闭通路移动的荷载运载体,并且此运载体适合于与沿通路间隔配置的一系列牵引元件中的任何一个啮合
B65G35-08 . 包含有可在通路,如封闭通路内移动的互不连接的载荷运载体系列,如许多皮带区段,这些载体适合于相互接触并由配置成使每个载荷运载体依次啮合的装置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