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CCT线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16283.3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7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吴印超;杨国合;胡森;许若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安特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45/20 | 分类号: | H05B45/20;H05B45/37;H05B45/325;H05B45/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刘梅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cct 线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CCT线路,包括直流输出电压VO+、VO1‑和电压检测模块、开关信号模块、MOS管Q2、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三极管Q1和电阻R3,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VO+连接,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经贴片电容EC1连接OUT‑,所述开关信号模块包括PWM和光耦,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光耦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基极经电阻R3与MOS管Q2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2栅极与光耦发射极连接,所述MOS管Q2源极与OUT‑连接。本实用新型既实现了节约成本又实现了色温调节,且短路时通三极管截止实现断开驱动信号的供电电压,并通过单颗MOS即可实现色温切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CT线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CCT线路。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LED驱动电源的CCT线路一般采取以下方式:
①最常见的是采用两颗MOS串接在负极,第一颗MOS控制高色温负载灯组、第二颗MOS控制低色温负载灯组,用于调节不同档位的色温的选择开关传递色温信号给主控芯片,有主控芯片信号处理后,产生一个互补的PWM驱动信号分别用于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的控制,从而实现色温调节。该种方式的缺点:一个驱动通过控制两颗MOS的导通时间来实现色温的调节,器件多也很容易出问题,灯珠方面考虑,也没有节约灯珠使用;②采用两个可调光的buck电源做为两种负载的驱动,通过主控芯片对色温调节信号采集,经信号处理后产生两路PWM信号去控制两路电源的输出,可以任意匹配不同色温,从而实现色温调节。该方式缺点:用两个驱动来给两种色温提供能量,从价格方面考虑比方案①偏贵,也没有节约灯珠使用。
综上所述,现有的LED驱动电源的CCT线路存在灯珠使用比较多,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CCT线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CCT线路,包括直流输出电压VO+、VO1-和电压检测模块、开关信号模块、MOS管Q2、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三极管Q1和电阻R3,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VO+连接,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经贴片电容EC1连接OUT-,所述开关信号模块包括PWM和光耦,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光耦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基极经电阻R3与MOS管Q2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2栅极与光耦发射极连接,所述MOS管Q2源极与OUT-连接,所述PWM经R4与光耦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阻R1的输入端连接VO+,所述电阻R1输出端与VO1-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阻R2输出端与OUT-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阻R1跨接在MOS管Q2漏极和V0+之间,所述电阻R2跨接在MOS管Q2漏极和源极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既实现了节约成本又实现了色温调节;
2、本实用新型短路时通三极管截止实现断开驱动信号的供电电压,且通过单颗MOS即可实现色温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硬件连接方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安特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安特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162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键帽快速取出清洗的键盘
- 下一篇:一种低杂散、低相位噪声功率信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