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薯苗移栽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16023.6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92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丰华裕隆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刘月艳 |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宝坻***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薯 移栽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红薯苗移栽工具。包括由两个截面为半圆形的半管对接构成的移栽管,两个半管对接侧边的下端铰接,在半管上端的内表面设置软垫,在移栽管的上方设置“X”形的手柄,手柄的交叉处通过转轴铆接,在转轴下方的手柄的两个分支之间连接设置弹簧,转轴下方的手柄的两个分支位于移栽管的两侧且端部连接设置水平的连接轴,两个连接轴相向且分别与两个半管正对,在连接轴的端部连接设置水平的连杆,在连杆的端部连接设置多边形的插块,在与连接轴正对的半管的外表面开设有圆形的限位槽,插块与对应的限位槽插接,在限位槽的槽底开设有多边形的插槽,插槽可与插块插接,限位槽的槽口向内延伸有凸檐。本实用新型插苗质量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薯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薯苗移栽工具。
背景技术
红薯移栽是将红薯苗插入到种植土壤中,一般采用斜插法、直插法。红薯苗斜插有利于红薯在其根部排列,提高红薯产量;干旱的沙土或丘陵地需要采用直插法,红薯苗缓苗快,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进行红薯苗移栽,因红薯苗较软,人工插苗深度不够,当采用斜插法时插苗质量不高,采用先开穴再插苗埋土的方式又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红薯苗移栽工具。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薯苗移栽工具,包括由两个截面为半圆形的半管对接构成的移栽管,两个半管对接侧边的下端铰接,在半管上端的内表面设置软垫,在移栽管的上方设置“X”形的手柄,手柄的交叉处通过转轴铆接,在转轴下方的手柄的两个分支之间连接设置弹簧,转轴下方的手柄的两个分支位于移栽管的两侧且端部连接设置水平的连接轴,两个连接轴相向且分别与两个半管正对,在连接轴的端部连接设置水平的连杆,在连杆的端部连接设置多边形的插块,在与连接轴正对的半管的外表面开设有圆形的限位槽,插块与对应的限位槽插接且插块与限位槽的侧壁之间有间距,在限位槽的槽底开设有多边形的插槽,插槽可与插块插接,限位槽的槽口向内延伸有凸檐,凸檐的内径大于连杆的截面直径且小于插块上最长对角线的长度,当插槽与插块脱离时弹簧处于拉伸态。
优选地:所述移栽管为倒置的圆台形管。
优选地:所述软垫为海绵垫。
优选地:在转轴上方的手柄的两个分支端部设置增摩垫。
优选地:所述增摩垫为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可手动控制开合的移栽管和可翻转的手柄,在无需开穴的情况下即可实现人工插苗,插苗质量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半管外表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半管;2-软垫;3-手柄;4-转轴;5-弹簧;6-增摩垫;7-连接轴;8-插块;9-连杆;10-插槽;11-凸檐;12-限位槽。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丰华裕隆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丰华裕隆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160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上料的红薯苗移栽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红薯育苗浇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