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10865.0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64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入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K9/133 | 分类号: | B23K9/133;B23K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子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32 | 代理人: | 徐思波 |
地址: | 62801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碳 气体 保护 焊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装置,涉及气体保护焊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承载装置、驱动装置、主体装置、送丝装置以及焊接机构,承载装置包括承载板,驱动装置包括电源箱,电源箱下表面与承载板上表面连接,主体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下表面与承载板上表面连接,送丝装置包括送丝轮、出丝导管以及接线口,送丝轮外表面与出丝导管内表面连接,机架外表面设有圆孔,焊接机构包括接头,接头内表面与接线口内表面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架内部用于传输驱动装置提供的电能以及二氧化碳气体,绞盘用于缠绕焊接丝,绞盘可以拆卸,便于焊接丝的安装,第二操控面板用于送丝装置的送丝控制,开关可以控制送丝机的电源开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保护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保护焊全称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电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是焊接方法的一种,是以二氧化碳气体为保护气,对焊接件进行焊接的一种方法,由于成本低,二氧化碳气体易生产,采用短路过渡时焊缝成形良好,加上使用含脱氧剂的焊丝即可获得无内部缺陷的质量焊接接头。因此这种焊接方法已成为黑色金属材料最重要焊接方法之一。
现有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装置在焊接时送丝机均采用普通的电机传动,不能够定长输送焊接丝,需要工人控制不易于操作,而且焊接机构与送丝装置常常固定连接在一起,容易影响焊接操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装置,解决现有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装置在焊接时送丝机均采用普通的电机传动,不能够定长输送焊接丝,需要工人控制不易于操作,而且焊接机构与送丝装置常常固定连接在一起,容易影响焊接操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装置,包括承载装置、驱动装置、主体装置、送丝装置以及焊接机构,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源箱,所述电源箱下表面与承载板上表面连接,所述主体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下表面与承载板上表面连接,所述送丝装置包括送丝轮、出丝导管以及接线口,所述送丝轮外表面与出丝导管内表面连接,所述机架内表面设有若干旋转槽,所述旋转槽为圆柱形结构,其数量有两个,若干所述送丝轮内表面分别与若干旋转槽旋转配合,其中,送丝轮有两个,送丝轮主要用于传输焊接丝,所述机架外表面设有圆孔,所述出丝导管内表面以及接线口内表面均与圆孔连接,所述焊接机构包括接头,所述接头内表面与接线口内表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车刹以及万向轮,若干所述车刹内表面分别与若干万向轮外表面焊接,其中,车刹有四个,车刹主要固定整体的焊接装置,其中,万向轮有四个,万向轮主要移动整体焊机装置,所述承载板下表面阵列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长方体结构,其数量为四个,若干所述万向轮上表面分别与若干安装槽连接,承载板用于承载整体焊接装置的重量,万向轮便于焊接装置的移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二氧化碳仓、散热口以及第一操控面板,所述二氧化碳仓外表面与电源箱内表面连接,所述散热口内表面与电源箱外表面焊接,所述第一操控面板内表面与电源箱外表面连接,电源箱为焊接装置提供动力驱动送丝装置以及焊接机构,二氧化碳仓为焊枪焊接时提供气体保护,第一操控面板可以操控电源箱的供电以及二氧化碳仓的气体保护功能。
优选的,所述主体装置还包括绞盘、第二操控面板以及开关,所述绞盘内表面与机架内表面旋转配合,所述第二操控面板内表面与机架外表面连接,所述开关内表面与机架外表面连接,机架内部用于传输驱动装置提供的电能以及二氧化碳气体,绞盘用于缠绕焊接丝,绞盘可以拆卸,便于焊接丝的安装,第二操控面板用于送丝装置的送丝控制,开关可以控制送丝机的电源开合。
优选的,所述送丝装置还包括进丝导管,所述进丝导管内表面与送丝轮外表面连接,焊接丝从进丝导管进入,通过送丝轮的传输从出丝导管导出,与二氧化碳气体一起从接线口导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108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