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潮除味的无纺布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06965.6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88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朴贤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帕克氏汽车纤维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27/02;B32B27/12;B32B15/02;B32B15/14;B32B3/22;B32B9/00;B32B9/04;B32B3/30;B32B9/02;B32B27/40;B32B27/36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凯伟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27 | 代理人: | 贾培军 |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潮 无纺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防潮除味的无纺布,包括从上至下依序设置的防潮层、第一抗菌层、无纺布基层、第二抗菌层及防滑底层,防潮层包括从上之下依序设置的超细纤维导湿层、吸水树脂纤维层及透气层,所述透气层为网状结构,第一抗菌层贴附于透气层的底面;无纺布基层包括无纺布上层与无纺布下层及设于无纺布上层与无纺布下层之间的活性炭层,无纺布上层贴附于第一抗菌层的底面,无纺布下层贴附于第二抗菌层的顶面。当无纺布受潮时,通过防潮层保证无纺布表面的干爽,同时通过第一抗菌层与第二抗菌层分别对无纺布基层的上下两端进行抗菌防护,此外通过活性炭层吸收汽车内部产生的难闻气味,以净化汽车内部的空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防潮除味的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等,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
无纺布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中,如汽车顶棚、车门、后备箱等人们常接触的位置,但现有的无纺布的防潮性较差,导致容易滋生细菌,同时在实际中汽车也存放着大量的生活用品,如食物、备用鞋子、暂存的生活垃圾等,上述生活用品若长时间放置难免会难闻的味道,即使经常通风也难以清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潮除味的无纺布,当无纺布受潮时,通过防潮层保证无纺布表面的干爽,同时通过第一抗菌层与第二抗菌层分别对无纺布基层的上下两端进行抗菌防护,此外通过活性炭层吸收汽车内部产生的难闻气味,以净化汽车内部的空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防潮除味的无纺布,包括从上至下依序设置的防潮层、第一抗菌层、无纺布基层、第二抗菌层以及防滑底层,所述防潮层包括从上之下依序设置的超细纤维导湿层、吸水树脂纤维层以及透气层,所述透气层为网状结构,所述第一抗菌层贴附于透气层的底面;所述无纺布基层包括无纺布上层与无纺布下层以及设于无纺布上层与无纺布下层之间的活性炭层,所述无纺布上层贴附于第一抗菌层的底面,所述无纺布下层贴附于第二抗菌层的顶面。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层包括设于无纺布上层与无纺布下层之间的多个活性炭,所述无纺布上层与无纺布下层通过多个接结点相互接结成一整体结构,相邻的所述接结点之间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活性炭的容置腔。
优选的,所述透气层采用的材料为高弹性纤维。
优选的,所述第一抗菌层采用的材料为银纤维网。
优选的,所述第二抗菌层采用的材料为圣麻纤维。
优选的,所述防滑底层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优选的,所述防滑底层的底部设有多个防滑凸起。
优选的,还包括贴附于超细纤维导湿层顶面的耐磨层,该耐磨层采用的材料为聚酯合成纤维。
优选的,所述无纺布上层的厚度为0.1至0.3厘米。
优选的,所述无纺布下层的厚度为0.1至0.3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潮除味的无纺布,当无纺布受潮时,通过防潮层中的超细纤维导湿层将水分快速导流至吸水树脂纤维层进行吸收,保证无纺布表面的干爽,而位于吸水树脂纤维层的水分则由从透气层进入的风进行风干,同时通过第一抗菌层与第二抗菌层分别对无纺布基层的上下两端进行抗菌防护,避免滋生细菌,而当在日常生活中汽车内部因食物、备用鞋子、暂存的生活垃圾等物品产生难闻的气味时,通过活性炭层吸收此难闻的气味,以净化汽车内部的空气。
防滑底层到了防止汽车无纺布在汽车座椅上打滑的作用,避免因汽车晃动造成汽车无纺布制成的坐垫脱落,保证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潮除味的无纺布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帕克氏汽车纤维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帕克氏汽车纤维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069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折叠凳
- 下一篇:一种通讯设备的高精度零件打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