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能电池插箱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06156.5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3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彬彬;汤胤博;谈作伟;王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51;H01M50/256;H01M50/2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邱成杰 |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插箱,包括电芯(1)和包裹在所述电芯(1)外部的壳体(2),所述壳体(2)上设有壳体吊装开口(21),所述壳体(2)内部设有用于防止吊装时外部吊钩经由所述壳体吊装开口(21)与所述电芯(1)接触的防护结构(3)。该储能电池插箱能够防止在搬运过程中吊钩对电芯的刺破,从而提高储能电池插箱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特别涉及一种储能电池插箱。
背景技术
储能系统是将大量储能锂电池存放在集装箱或机柜在内,进行削峰填谷、调频等功能的新能源设备。具有易安装,易运输,模块化等优点。储能系统一般是由多个插箱集成而成,储能插箱的安全直接影响着储能系统的安全。
现有技术中的储能电池插箱的壳体一般均为单层开孔结构,其内表面与电芯相邻。储能电池插箱的重量一般较大,如果人工移动不太合适,在储能电池插箱的搬运过程中,通常是直接用吊钩钩挂壳体上的开孔通过吊装实现对储能电池插箱的移动。吊钩大都为金属器件,且比较锋利,在搬运过程中,如果使用的吊钩不太合适,则可能会刺破电芯内的蓝膜,造成绝缘失效,甚至会起火爆炸。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储能电池插箱,以能够防止在搬运过程中吊钩对电芯的刺破,从而提高储能电池插箱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储能电池插箱,包括电芯和包裹在所述电芯外部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壳体吊装开口,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用于防止吊装时外部吊钩经由所述壳体吊装开口与所述电芯接触的防护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与所述壳体内表面连接的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罩置在所述壳体吊装开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框设置为槽型梁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框的防护框上部设置有加厚层。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结构与所述壳体连接以能够使得所述壳体包裹的空间内形成密封腔。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吊装开口设置为圆形孔或者腰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吊装开口处设置有加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结构为连接在所述壳体吊装开口处且能够将所述壳体吊装开口边沿包裹的金属封边。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结构为翻边结构,且所述翻边结构设置在钩挂过程中能够与所述吊钩接触的所述壳体吊装开口上边沿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结构设置为与所述吊钩适配的弧形翻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能电池插箱,具有以下优势:
通过在壳体吊装开口和电芯之间设置防护结构,能够防止在使用吊钩搬运过程中吊钩接触到电芯并刺穿电芯1以及电芯1内的蓝膜,从而防止电芯绝缘失效或者起火爆炸,提高储能电池插箱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储能电池插箱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储能电池插箱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储能电池插箱的剖面示意图三;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061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清洗机的升降拉篮结构
- 下一篇:桁架长度测量装置及桁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