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尘器用干湿两用电机的密封圈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05974.3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11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聂李刚;潘青文;戴亿万;金海平;胡成;罗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舟水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L9/00 | 分类号: | A47L9/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靳红妍 |
| 地址: | 242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尘 器用 干湿 两用 电机 密封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尘器用干湿两用电机的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密封圈本体具有相互连通的连接腔和导流腔,密封圈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开有下连接孔和上连接孔,下连接孔与连接腔连通,上连接孔与上导流腔连通,连接腔用于与电机外壳连接;密封圈本体的侧面具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延伸块,延伸块上开有导风通道,导风通道的上方与导流腔腔连通,导风通道的下方延伸至连接腔中,且导风通道用于连通电机外壳和导流腔。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吸尘器用干湿两用电机的密封圈,通过密封圈延伸块内侧面上的导风通道使导流腔与电机外壳连通,进而便于对电机外壳内侧面气体的流通,便于对电机降温,提高导风效率,缩小了干湿两用电机的体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尘器用干湿两用电机的密封圈。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与能耗意识的加深,锂电池技术的完善,现在家用交流吸尘器用有刷串励电机因有着高功率高能耗、低寿命、低效率、噪音大等固有缺点而逐渐受到市场的淘汰,而直流无刷电机作为新兴产品产业受到技术结构不完善影响导致其功率高效率低反而影响锂电池寿命间接造成环境污染,而技术结构不完善也导致其噪音大影响人的体感舒适度,技术结构的不完善也导致现有吸尘器用直流无刷电机相比现有吸尘器用交流有刷串励电机在寿命体现上也无明显改善。尤其是干湿两用吸尘器用干湿两用无刷电机,由于电机运转中电机线圈通电后发热,需要有冷却气流对电机线圈通风冷却,干式电机为电机带动叶轮运转,在风罩内形成负压将气流吸入,使吸尘器工作,电机运转工作所吸入的气流通过风道经电机绕组部分后流出,气流通过电机绕组时对电机绕组进行冷却,但干湿两用电机为避免吸入的气流内所含水分进入电机绕组而导致电机绕组腐蚀短路,失效结构,原理为将干湿两用电机安装多组风扇/叶轮,将干湿两用电机在电机运转时带动叶轮形成负压将气流不经过电机绕组直接经风道导出电机,另外通过电机另一端带动冷却风扇运转将独立气流吸入电机进过绕组对电机进行冷却,冷却绕组后的气流经电机绕组后流出电机,此方案干湿两用电机需在电机及吸尘器上作出独立冷却出风通道,极大的浪费了干湿两用电机及干湿两用吸尘器体积,由于干湿两用电机为需另增冷却风扇,冷却风扇所造成的负载功率极大的提高了干湿两用电机的损耗极大的降低了干湿两用电机效率,而且冷却风扇为单片冲压式结构,在电机高速运转时极易在恶劣工况条件下撕裂损坏导致干湿两用电机失效损毁,对电机质量造成了极大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吸尘器用干湿两用电机的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吸尘器用干湿两用电机的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密封圈本体具有相互连通的连接腔和导流腔,密封圈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开有下连接孔和上连接孔,下连接孔与连接腔连通,上连接孔与上导流腔连通,连接腔用于与电机外壳连接;
密封圈本体的侧面具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延伸块,延伸块上开有导风通道,导风通道的上方与导流腔腔连通,导风通道的下方延伸至连接腔中,且导风通道用于连通电机外壳和导流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还包括分隔条,分隔条设在导风通道中并将导风通道分隔为第一导风通道和第二导风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密封圈本体具有下密封部分和上连接部分,下密封部分和上连接部分同轴连接,上连接部分外径小于下连接部分外径,上连接部分和下连接部分之间通过支撑面分隔,下密封部分具有连接腔,上连接部分具有导流腔,支撑面上具有卡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卡接件设有多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卡接件设有三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三个卡接件沿密封圈本体周向设置支撑面上,且位于中间的卡接件与两侧卡接件之间的角度为9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卡接件为固定卡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舟水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舟水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059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茶机的茶叶防粘附通道结构
- 下一篇:自卸车后翻下支座夹具及加工数控镗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