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冷铰刀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05962.0 | 申请日: | 202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50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严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日初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7/00 | 分类号: | B23D7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铰刀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内冷铰刀,涉及工业刀具领域,其包括刀柄和同轴设置在刀柄一端的刀杆,刀杆的周侧呈圆形阵列均匀分布有多个刃部,刃部与刃部之间形成有废料槽,刀柄和刀杆内同轴开设有内冷孔,刀柄上开设有连通内冷孔的注液孔,刀杆上开设有与内冷孔连通的排液孔,排液孔包括刃部排液孔,刃部排液孔的孔口位于废料槽内且朝向刀杆的刃部,刃部排液孔沿刀杆的周向设置有多个且与刃部一一对应,刃部排液孔分为多组,同一组的刃部排液孔在刀杆轴向上的位置相同,不同组的刃部排液孔在刀杆轴向上的位置不同。本申请通过分散设置刀杆上的排液孔,增强内冷铰刀的刀杆强度,能够有效延长内冷铰刀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业刀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冷铰刀。
背景技术
内冷刀具,是通过在刀具内进行冷却液循环或在刀具内开设冷却液通道,冷却液通过刀具进入加工环境中,对刀具的切削刃部位进行冷却,以提高加工质量。
参考图1,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内冷型铰刀,包括同轴一体设置的刀柄01和刀杆02,刀杆02的周侧设置有多个刃部03,多个刃部03沿刀杆02的周向呈圆形阵列均匀分布,刀柄01和刀杆02内同轴开设有内冷孔05,刀杆01上开设有连通内冷孔05的排液孔04,排液孔04的出口朝向刃部03,刀杆02上对应每个刃部03均开设有排液孔04,以优化冷却效果,且各个排液孔04在刀杆02上的轴向位置相同。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技术人员认为刀杆上开设的排液孔降低了刀杆的强度,缩短了铰刀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增强内冷铰刀的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内冷铰刀,具有分散设置排液孔、降低排液孔对刀杆强度影响的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内冷铰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内冷铰刀,包括刀柄和同轴设置在所述刀柄一端的刀杆,所述刀杆的周侧呈圆形阵列均匀分布有多个刃部,刃部与刃部之间形成有废料槽,刀柄和刀杆内同轴开设有内冷孔,所述刀柄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内冷孔的注液孔,刀杆上开设有与所述内冷孔连通的排液孔,所述排液孔包括刃部排液孔,刃部排液孔的孔口位于废料槽内且朝向刀杆的刃部,所述刃部排液孔沿所述刀杆的周向设置有多个且与刃部一一对应,所述刃部排液孔分为多组,同一组的刃部排液孔在刀杆轴向上的位置相同,不同组的刃部排液孔在刀杆轴向上的位置不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组轴向位置不同的刃部排液孔,刃部排液孔与刀杆上的刃部一一对应,保持刃部排液孔数量不减少,以保障冷却效果,刃部排液孔在刀杆轴向上的位置分散,能够降低刃部排液孔对刀杆强度的影响,铰刀的刀杆能够承受更大的扭力,不易发生损坏,实用高寿命延长。
可选的,不同组的所述刃部排液孔在所述刀杆的周向上相间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化结构设计,不同轴向位置的刃部排液孔位于刀杆周向上的不同位置,同一轴向位置上,仅存在一个刃部排液孔降低刀杆强度,能够降低刃部排液孔对刀杆强度的影响。
可选的,所述刃部排液孔设置有两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刃部排液孔设置两组,刀杆上两组相间设置的刃部排液孔,分布较为均匀,刀杆的结构强度也更好。
可选的,所述刀杆包括设置所述刃部的切削段、与所述刀柄连接的圆柱状连接段以及设置在切削段和连接段之间的过渡段,所述废料槽延伸至过渡段上;
所述排液孔还包括开设在过渡段上的过渡段排液孔,过渡段排液孔位于过渡段靠近刃部的一端,过渡段排液孔的孔口设置在废料槽内且孔口朝向刃部,所述过渡段排液孔与所述刃部一一对应,所述过渡段排液孔沿刀杆周向呈圆形阵列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过渡段上设置一圈的过渡段排液孔,过渡段为加工出刃部,强度较高,开设一圈的过渡段排液孔不会过渡降低刀杆强度,同时能够对刃部靠近过渡段的一侧进行冷却,优化冷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日初工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日初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05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