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病死畜禽转移输送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05028.9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3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林南弟;陈登甲;黄飞剑;冯起荣;李伟朝;詹灿伟;胡圣成;黄位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和养猪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王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死 畜禽 转移 输送 | ||
本实用新型的病死畜禽转移输送车,包括车体框架以及包覆车体框架设置的隔离板,隔离板包括可开闭的活动板以及封闭车体框架的固定板,活动板的一边与车体框架活动连接,活动板可绕着与车体框架的接合处转动,车体框架的底板设有便于推动病死畜禽转移输送车的万向轮。本方案通过上述设计使得转移运输车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密闭空间,可以很好地阻断病死畜禽在转移过程中直接接触及间接接触的传播途径,有效地避免了畜禽群传染病的二次传播,能够更高效的进行防疫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移输送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病死畜禽转移输送车。
背景技术
饲养中的猪群主要的死亡是由疾病产生的,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猪丹毒、猪肺疫等都是生猪中传染性及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猪场的防疫工作一直是猪场管理的主要工作,随着规模化养殖模式的快速发展,更是急需科学性的防疫养殖方式。
其中猪群的传染病分为直接接触及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在高密度的饲养模式中很难自然性地避免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则可由空气、饲料、水、土壤、节肢动物等媒介传播,饲养人员本身防疫不到位时也能携带病原体传播给猪群。对于猪群防疫其关键在于人为对病源的快速处理。
目前关于病死畜禽的输送车基本上是采用敞开式的结构,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与其他物件发生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从而导致疾病的传播。同时由于猪栏小、通道窄等原因,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托运车的设计空间。
为解决上述问题,急需研制能有效防止疾病二次传播的安全型转移输送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病死畜禽转移输送车,包括车体框架以及包覆车体框架设置的隔离板,隔离板包括可开闭的活动板以及封闭车体框架的固定板,活动板的一边与车体框架活动连接,活动板可绕着与车体框架的接合处转动,车体框架的底板设有便于推动病死畜禽转移输送车的万向轮。本方案通过上述设计使得转移运输车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密闭空间,可以很好地阻断病死畜禽在转移过程中直接接触及间接接触的传播途径,有效地避免了畜禽群传染病的二次传播,能够更高效的进行防疫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病死畜禽转移输送车,包括车体框架以及包覆所述车体框架设置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包括可开闭的活动板以及封闭所述车体框架的固定板,所述活动板的一边与所述车体框架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可绕着与所述车体框架的接合处转动,所述车体框架的底板设有便于推动所述病死畜禽转移输送车的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框架为矩形框架,所述活动板包括一活动前板以及一活动顶板。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前板和活动顶板均通过合页与所述车体框架活动链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框架对应所述活动前板和活动顶板的闭合处分别设有用于锁紧所述活动前板和活动顶板的快速夹具。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前板和活动顶板与所述车体框架的结合处均设有用于增加密封性的密封胶条。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框架底部的所述隔离板靠近所述活动前板的一端还设有便于病死畜禽脱出的导向斜板。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框架的侧面上均设于若干设有便于推动所述病死畜禽转移输送车的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板均采用实芯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隔离板均采用实芯类热浸锌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板均采用PVC实芯板材料制成。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和养猪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和养猪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050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