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通标志杆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04902.7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30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俐;刘春峥;李红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F9/60 | 分类号: | E01F9/60;E01F9/6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标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交通标志杆,包括沿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一板体、沿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二板体、沿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三板体、指示牌体,以及螺柱;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平行,第三板体分别垂直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具有第一前侧面和第一后侧面,第一前侧面和第一后侧面分别与第三板体平行,第二板体具有第二前侧面和第二后侧面,第二前侧面和第二后侧面分别与第三板体平行;指示牌体分别贴设在第一前侧面和第二前侧面上,螺柱穿过指示牌体并螺纹连接在第三板体上。本实用新型将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一体形成的立柱的截面形状设置为H型,H型的立柱承载能力较好,稳定性高,能够承载不同重量的指示牌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交通标志杆。
背景技术
目前,标志杆上的指示牌体一般通过抱箍连接在杆体上,杆体的截面一般呈圆形或多边形,通过设置螺栓分别穿过抱箍和指示牌体以使得指示牌体能够固定在杆体上。
为承重不同尺寸和重量的指示牌体,往往需要更改杆体的截面尺寸,为适应不同直径的杆体,抱箍的尺寸多种,尺寸不统一,标志杆的整体上并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承载多种尺寸和重量的指示牌体的交通标志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通标志杆,包括沿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一板体、沿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二板体、沿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三板体、指示牌体,以及螺柱;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平行,所述第三板体处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且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具有第一前侧面和第一后侧面,所述第一前侧面和第一后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三板体平行,所述第二板体具有第二前侧面和第二后侧面,所述第二前侧面和第二后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三板体平行;所述指示牌体分别贴设在所述第一前侧面和第二前侧面上,所述螺柱穿过所述第三板体并螺纹连接在所述指示牌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牌体和所述螺柱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螺柱和多个所述指示牌体一一对应,多个所述指示牌体沿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板体上设有多个沿预定方向间隔设置的过孔。
进一步地,所述过孔的数量多于所述螺柱的数量。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过孔等距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各所述过孔的直径为12-17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距离为80-12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侧面和所述第一后侧面之间的距离为80-120mm,所述第二前侧面和所述第二后侧面之间的距离为80-12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板体的厚度为5-7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体的厚度为7-9mm,所述第二板体的厚度为7-9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交通标志杆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交通标志杆使用时,利用螺栓穿过指示牌体并螺纹连接在第三板体上的过孔上,如此,依次将多个指示牌体安装到立柱上,完成指示牌体和立柱的安装同时实现在同一个立柱上设置多种指示牌体。另外,由于过孔的数量多于螺柱的数量,因此,指示牌体在立柱上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使用的高度需求进行调节。最后,将交通标志杆安装在道路上,进行交通指示。因此,其一,将立柱的截面形状设置为H型,在同等的截面积下,H型的立柱承载能力较好,稳定性高,且第一前侧面和第二前侧面的设置使得指示牌体与立柱的接触面积大,指示牌体安装稳固,不会发生预期外的旋转。其二,设置了多个过孔,指示牌体的安装位置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适用于多种场合,且能够稳固地安装多个指示牌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049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