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理线卡扣及电动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02854.8 | 申请日: | 2020-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6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陆为东;唐天雅;刘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欧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理线卡扣 电动工具 | ||
本专利申请提供一种理线卡扣及应用所述理线卡扣的电动工具,所述理线卡扣包括卡箍部,所述卡箍部设有卡入口,理线时线缆可通过卡入口卡入卡箍部中并可经由卡入口脱离卡箍部,所述理线卡扣还包括卡环部,所述卡环部可用于圈在线缆上,所述卡环部与卡箍部连接在一起,所述卡环部设有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设有第一端、第二端,所述第二弯曲部设有第三端、第四端,所述第一端与第三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端可与第四端结合在一起后第一弯曲部与第二弯曲部构成闭环的环形,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理线卡扣使用方便、不易丢失,用户使用体验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理线卡扣及应用该理线卡扣的一种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理线卡扣设有两个卡箍部,两个卡箍部连接在一起,卡箍部大致呈C形,卡箍部设有供线缆卡入的卡入口,理线时一段线缆经由卡入口卡入相应的卡箍部,相邻的另一段线缆经由另一个卡入口卡入相应的另一个卡箍部,从而将两段线缆整理到一起,实现理线,由于卡箍部的非闭环的开放式结构,线缆可通过卡入口卡入卡箍部,也同样可以经由卡入口脱离卡箍部,使得外力拉拽线缆,能够将线缆经由卡入口从卡箍部拽出来,难以避免出现理线卡扣的两个卡箍部都与线缆松脱的情况,此情况会导致理线卡扣从线缆上遗落,很容易导致理线卡扣的丢失;在不需要理线时,若将理线卡扣遗留在线缆上会出现理线卡扣的丢失,因此,不需要理线时,将理线卡扣要从线缆上取下后单独保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户使用体验佳的理线卡扣。
一种理线卡扣,包括卡箍部,所述卡箍部设有卡入口,理线时线缆可通过卡入口卡入卡箍部中并可经由卡入口脱离卡箍部,所述理线卡扣还包括卡环部,所述卡环部可用于圈在线缆上,所述卡环部与卡箍部连接在一起,所述卡环部设有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设有第一端、第二端,所述第二弯曲部设有第三端、第四端,所述第一端与第三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端可与第四端结合在一起后第一弯曲部与第二弯曲部构成闭环的环形。
如此设计,理线卡扣可通过卡环部保持在线缆上,即便没有进行理线也可以将理线卡扣留在线缆上,不需担心理线卡扣意外脱离线缆而丢失,等到下一次需要整理线缆时,在线缆上的理线卡扣后可直接使用,对于用户无疑比较便捷;理线时借助卡箍部将线缆卡入,即便后期出现线缆从卡箍部挣脱的情况,理线卡扣仍可借助闭环的卡环部而保持在线缆上,避免了理线卡扣脱离线缆而丢失,综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理线卡扣使用方便、不易丢失,用户使用体验佳。
可选的,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构成第一弯曲部的相反两端,所述第三端与第四端构成第二弯曲部的相反两端,所述第二端可与第四端卡扣连接以实现与第四端结合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第四端设有第一卡扣部、舌部,所述第二端设有供与第一卡扣部扣合的第二卡扣部、对应舌部的嵌入槽,第二端与第四端扣合后,所述舌部嵌入于嵌入槽。
可选的,所述第二端还设有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嵌入槽,第二卡扣部为开设于第二延伸部的卡口,第一卡扣部为一体连接于舌部的倒扣,第二端与第四端扣合后,所述第一卡扣部位于舌部的背对第一延伸部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第二延伸部延伸超出于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位于第一延伸部的径向外侧,所述第四端还设有端面、对应第一延伸部的缺口,舌部与端面连成L形,舌部与端面围成所述缺口,第二端与第四端扣合后,第一延伸部嵌入缺口。
可选的,第二端还设有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嵌入槽,第二端与第四端扣合后,第二延伸部可在外力作用下向远离舌部的方向变形以带动第二卡扣部脱离第一卡扣部;第二端与第四端扣合后,所述第一延伸部可止挡于舌部的背对第二延伸部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卡入口背对卡环部,卡入口呈用以导引线缆卡入卡箍部内的八字形口;所述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分别呈半环形,所述第一弯曲部与卡箍部一体连接,第二端与第四端扣合后,第二弯曲部位于第一弯曲部的远离卡箍部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欧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欧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028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单手操作的双推杆腔镜吻合器
- 下一篇:储能系统及电动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