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过载自动保护功能的充电桩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01045.5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8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 发明(设计)人: | 袁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费舍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B60L53/60;A62C3/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勤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7 | 代理人: | 吕波 |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过载 自动 保护 功能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桩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过载自动保护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和过压保护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合页,所述合页上活动安装有透明防护罩。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充电桩本体内腔温度的变化每当温度超过一定值时,温度传感器控制散热风扇对充电桩本体的内部进行主动降温,从而防止充电桩本体内部温度过高无法正常工作,通过散热风扇对充电桩本体内部进行烟雾检测,当充电桩本体内部的电气元件发生燃烧时,烟雾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燃烧产生的烟雾,并控制增压泵对干粉罐内腔进行加压,使干粉罐内的干粉喷出,达到自动灭火的效果,同时,控制蜂鸣警报器发出警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过载自动保护功能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现有的具有过载自动保护功能的充电桩,大多为裸露在外的形式,外界的灰尘机器容易进入充电桩内,造成充电桩内部元件发生老化和无法散热的情况,且现有的充电桩的降温方式大多依靠空气自然流通的方式进行降温,导致降温效率低,同时现有的充电桩自身不具备灭火功能,若充电桩内部发生燃烧时,不能及时灭火,导致对充电桩造成严重的损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具有过载自动保护功能的充电桩。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过载自动保护功能的充电桩,具有灭火降温和高效防护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过载自动保护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和过压保护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合页,所述合页上活动安装有透明防护罩,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电气架,所述电气架上固定安装有过压保护器,所述充电桩本体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充电桩本体内腔顶部的四角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充电桩本体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烟雾传感器,所述充电桩本体内腔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干粉罐,所述干粉罐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增压泵,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蜂鸣警报器。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本体前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窗,所述散热窗上固定安装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雨檐,所述挡雨檐的形状为梯形。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右侧开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上活动安装有封盖。
优选的,所述干粉罐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喷头。
优选的,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与干粉罐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干粉罐上设置有加料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充电桩本体内腔温度的变化每当温度超过一定值时,温度传感器控制散热风扇对充电桩本体的内部进行主动降温,从而防止充电桩本体内部温度过高无法正常工作,通过散热风扇对充电桩本体内部进行烟雾检测,当充电桩本体内部的电气元件发生燃烧时,烟雾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燃烧产生的烟雾,并控制增压泵对干粉罐内腔进行加压,使干粉罐内的干粉喷出,达到自动灭火的效果,同时,控制蜂鸣警报器发出警报,警示路人,提高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费舍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费舍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010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