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锚索的承载体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99591.X | 申请日: | 2020-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4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燕泉;黄伟鹏;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中建东北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E21D20/02;E02D5/7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承载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预应力锚索的承载体,涉及岩土工程锚固技术领域,其包括至少两块承压板、多根钢绞线、连杆和注浆管,所述连杆连接相邻两块所述承压板,所述连杆呈中空设置,所述注浆管位于连杆内,所述承压板上设置有供所述注浆管穿过的开孔,多根钢绞线的两端均设置有夹具,所述钢绞线通过夹具固定在所述承压板上。本申请具有有效地协调锚索承载体的整体抗拔承载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岩土工程锚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锚索的承载体。
背景技术
锚索是最常用的岩土工程锚固结构,在边坡支护工程、支档工程、隧道围岩支护、采矿巷道支护等领域都有大量的应用。
支档工程中常用的两单元压力分散型锚索,由两个单元组成,两单元分别由4根、2根无粘结钢绞线内锚于钢质承载体组成。钢绞线通过特制的挤压簧和挤压套对称地锚固于钢质承压板上。通常情况下,锚索设计有一定的角度,前后单元锚固体长度相等。
但是,在现场施工中,存在随着转孔的深入,前单元锚固体处于相对较软的岩土层,后单元锚固体处于相对较硬的岩土层的情况,若是采用上述分散型锚索存在前单元锚固体承载力不足,后单元锚固体承载力富余的不合理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有效地协调锚索承载体的整体抗拔承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应力锚索的承载体。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预应力锚索的承载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预应力锚索的承载体,包括至少两块承压板、多根钢绞线、连杆和注浆管,所述连杆连接相邻两块所述承压板,所述连杆呈中空设置,所述注浆管位于连杆内,所述承压板上设置有供所述注浆管穿过的开孔,多根钢绞线的两端均设置有夹具,所述钢绞线通过夹具固定在所述承压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块承压板位于不同的位置,受到不同的作用下,采用连杆将多块承压板连接在一起,使得承载体成为一个整体,避免单个承压板受力不足或承载力富余的情况,使得承载体能够有效协调整体的抗拔承载力;同时,注浆管的加入,使得锚索能够进行正常的注浆工作,避免影响锚固体的正常形成。
可选的,所述钢绞线的外侧壁设置有塑料护套,所述钢绞线和塑料护套之间设置有润滑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护套的设置,使得钢绞线和混凝土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使得钢绞线和混凝土可以自由松动,保持没有粘结状态,以延长钢绞线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注浆管内注入水泥浆后与承载体形成锚固体,所述锚固体的长度为4-10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锚固体的长度,以保证锚固体整体能够具有较好的抗拔承载力。
可选的,相邻所述承压板之间的距离为2-5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承压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5m之间,避免承压板过近导致两个承压板作用冲突,或者两个承压板过远导致连杆过长而无法协调承载体整体的抗拔承载力。
可选的,最低端所述承压板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帽的设置,能够减小承载体装入土中受到的阻力,以便于将承载体装入土层中。
可选的,所述导向帽呈锥形设置,其较尖端远离所述承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帽呈锥形设置,能够减小将承载体装入土层内时受到的阻力,依次方便将承载体装入土层内。
可选的,所述注浆管上设置有钢丝,所述承压板上设置有搭扣,所述注浆管通过钢丝锁紧在所述承压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钢丝将注浆管锁紧在搭扣上,避免注浆管与承压板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使得注浆管能够更为稳定的搭接在承压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中建东北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中建东北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995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抗弯抗变形的除菌除醛板
- 下一篇:塑料瓶盖三爪旋盖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