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弧形硬包设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96647.6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2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卢野;司野;张延乐;胡其超;张永鹏;潘鹏;黄帅;陆威任;曹蕾;韩伟;丁健;孙智颖;玄志萌;石金鼎;严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7 | 分类号: | E04F13/077;E04F13/072;E04F13/22;E04F13/21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彭益波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弧形 设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弧形硬包设计结构,包括:基层组件,基层组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墙壁上,基层组件背对墙壁的一侧面设有卡扣部;海绵层组件,海绵层组件覆盖设置在基层组件中背对墙壁的一侧面上,且海绵层组件上设有卡槽部,卡槽部与卡扣部之间卡扣连接;面料组件,面料组件设置在海绵层组件中的远离墙壁的一侧面上。本技术方案鉴于现有技术中海绵层粘接设置并易发生脱落的技术问题,在基层组件上设置卡扣部,并在海绵层组件上设置卡槽部,从而实现了海绵层组件的卡扣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装配式弧形硬包设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提高,硬包因其面层材料品种可选多样性及基层造型可加工复杂性,能更有效表现或衬托整体空间效果,墙面硬包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硬包施工基本为进料在现场制作安装,通常为平面或造型简单的曲面,但其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在平整度、拼缝收口等方面易出现质量问题,而对于弧形的硬包,传统施工方式更加难以把控质量,尤其对于内弧面、双曲面几乎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如何实现硬包的弧形并确保制安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另外,现有技术中的硬包方案中,海绵层是粘接设置的,很容易发生脱落,从而造成硬包结构的结构强度降低。鉴于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弧形硬包设计结构,面料组件通过海绵层组件设置在基层组件上,从而实现了对墙面的硬包设计;通过海绵层组件卡扣设置在基层组件上,从而避免了海绵层组件的脱落,从而提高了硬包结构的强度。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弧形硬包设计结构,包括:
基层组件,所述基层组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墙壁上,所述基层组件背对所述墙壁的一侧面设有卡扣部;
海绵层组件,所述海绵层组件覆盖设置在所述基层组件中背对所述墙壁的一侧面上,且所述海绵层组件上设有卡槽部,所述卡槽部与所述卡扣部之间卡扣连接;
面料组件,所述面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海绵层组件中的远离墙壁的一侧面上。
本技术方案鉴于现有技术中海绵层粘接设置并易发生脱落的技术问题,在基层组件上设置卡扣部,并在海绵层组件上设置卡槽部,从而实现了海绵层组件的卡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面料组件包括装饰板和面料层,所述装饰板的一面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海绵层组件并固定在所述基层组件上,所述装饰板的另一面设置有所述面料层。
本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装饰板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基层组件上,装饰板和基层组件之间的海绵层组件能够对装置板进行保护,有效防止装饰板的变形;且海绵层组件自身具有很好的形变能力,从而能够使得海绵层能够填充在装饰板和基层组件之间,海绵层组件具有适配性高的优点,能够对装饰板和基层组件的间距误差进行补偿。
优选的,所述装饰板为曲面板。本优选的技术效果在于,装饰板为曲面板时,能够更好地满足室内装饰对装饰板的设计要求;另外曲面板朝向海绵层组件的一面
优选的,所述装饰板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装饰板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遮蔽组件。本优选解决的技术问题时,在现有的施工作业中,根据施工场景的需要,有时装饰板的数量不止一块,当多个装饰板共同作业时,相邻装饰板之间会存在拼接间隙,从而影响了硬包结构的平整度,进而加大了施工作业的难度;本优选通过在两个相邻装饰板之间设置遮蔽组件,主要用于对缝隙处进行填平,从而提高硬包结构的平整度。
优选的,所述遮蔽组件包括:T形连接部,所述T形连接部与所述装饰板的高度方向的两端齐平,所述T形连接部包括横向臂和纵向臂;所述横向臂固定在所述装饰板上且所述横向臂遮蔽设置在所述相邻装饰板之间的缝隙处;所述纵向臂垂直固定在所述横向臂上,且所述纵向臂填充设置在所述相邻装饰板之间的缝隙处。本优选提出了一种遮蔽组件的具体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966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和渗滤复合污水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