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烫斗汽阀可调复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94573.2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8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贵;余光明;杨金昌;王雪平;费后法;阮敬其;刘信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利(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31/60 | 分类号: | F16K31/60;F16K27/00;F16L59/16;D06F75/00;D06F75/3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烫斗汽阀 可调 复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需要使用两根手指控制烫斗上气阀的开关,操作过程极为不便,影响生产效率,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手指易酸痛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烫斗汽阀可调复位装置,包括烫斗本体,烫斗本体上设有气阀开关,气阀开关上连接有调节手柄,调节手柄远离气阀开关的一端设有连接孔,烫斗本体的侧端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连接有复位件的一端,复位件的另一端穿过连接孔后与连接件相连,复位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气阀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本申请可实现单根手指对气阀的开关控制,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下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熨烫工具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烫斗汽阀可调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服装生产过程中有一种熨烫工艺,每一件衣服都要经过几十次或上百次的熨烫才能使其平整,挺直。所以烫斗在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在大烫使用烫斗打汽时要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两根指头分别控制汽阀的开和关,一天下来手指很酸痛,劳动强度大,效率也随之下降。
申请号为CN201110201068.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蒸汽熨斗的开关复位装置,所述的蒸汽熨斗包括设置有蒸汽发生腔的熨斗本体、设置在所述的熨斗本体底部的底板、设置在所述的熨斗本体的上部的握把,所述的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的蒸汽发生腔相连通的蒸汽出口,所述的熨斗本体上部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的蒸汽发生腔与蒸汽出口连通与否的开关,所述的开关上设置有复位件,所述的复位件使所述的开关在自然状态下处于关闭状态。
上述专利提供了一种可实现气阀自动复位的装置;其问题在于,上述专利无法实现操作人员使用一个手指控制气阀快速开关,操作人员手指酸痛,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需要使用两根手指控制烫斗上气阀的开关,操作过程极为不便,影响生产效率,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手指易酸痛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烫斗汽阀可调复位装置,可实现单根手指对气阀的开关控制,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下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烫斗汽阀可调复位装置,包括烫斗本体,烫斗本体上设有气阀开关,气阀开关上连接有调节手柄,调节手柄远离气阀开关的一端设有连接孔,烫斗本体的侧端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连接有复位件的一端,复位件的另一端穿过连接孔后与连接件相连,复位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气阀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本申请提供一种烫斗结构,烫斗的气阀开关上连接有复位件的一端,烫斗的侧端面上设有连接件,复位件的另一端与连接件相连,当气阀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复位件自然延伸,在上述条件下,操作人员控制气阀开关打开后,当操作人员不再对气阀开关上的调节手柄施加外力时,气阀开关即在复位件的带动下实现复位,自打开状态自动复位至关闭状态,操作人员仅需单根手指即可控制气阀开关的开合交替,劳动强度大幅下降,上述设计中,调节手柄上的连接孔用以穿设复位件,以实现复位件与调节手柄的连接。
作为优选,复位件包括本体和分别位于本体两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均呈圆环状。复位件的两端均需与连接件套接,本体的中段与调节手柄相连,通过环状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连接件包括连接螺钉,连接螺钉上螺接有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第三螺母,第一连接端位于第一螺母和连接螺钉的钉头之间,第二连接端位于第二螺母和第三螺母之间。复位件的两端套设在连接螺钉的周面上后,需要对复位件的端部进行限位,避免因复位件的端部位移导致复位件的长度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复位件的复位效果失效;本申请中使用螺母对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限位,通过调节螺母在连接螺钉上的位置即可实现复位件的长度调节,以实现复位件的收缩长度与气阀开关的复位距离相适配。
作为优选,调节手柄包括连接段和握持段,连接段的一端与气阀开关相连,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握持段相连,握持段的外轮廓呈矩形状,连接孔沿握持段的厚度方向贯通。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为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利(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达利(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945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