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91703.7 | 申请日: | 202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2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F04B5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200 山东省烟台市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智能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包括张拉梁体,所述张拉梁体内部设置有钢绞线束,钢绞线束位于张拉梁体的两端连接限位板,限位板的外侧设有千斤顶,千斤顶连接工具锚,所述千斤顶通过数据线和油管连接箱体的内部,箱体的内部设有水冷系统,使用时,散热风扇二工作,对换热器吸风,使空气流动带走换热器内热水热量,水泵工作,抽出水箱内的水到换热器内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水再流入蛇形管中,最后流回到水箱,形成循环水降温,对数控主泵站进行水冷降温,启动散热风扇一对箱体内部进行风冷降温,提高数控主泵站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
背景技术
预应力是为了改善结构服役表现,在施工期间给结构预先施加的压应力,结构服役期间预加压应力可全部或部分抵消荷载导致的拉应力,避免结构破坏。常用于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在结构承受荷载之前,预先对其施加压力,使其在外荷载作用时的受拉区混凝土内力产生压应力,用以抵消或减小外荷载产生的拉应力,使结构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产生裂缝或者裂得比较晚。
现有的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中数控主泵站缺少辅助散热的措施,数控主泵站工作时温度较高,影响工作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包括张拉梁体,所述张拉梁体内部设置有钢绞线束,钢绞线束位于张拉梁体的两端连接限位板,限位板的外侧设有千斤顶,千斤顶连接工具锚,所述千斤顶通过数据线和油管连接箱体的内部,箱体的内部设有水冷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内部设有数控主泵站,箱体的顶端设有箱盖,箱体的下端四角处安装有万向轮,箱体内部位于数控主泵站的下端设有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箱壁上安装有散热风扇一,箱体的底端安装有散热风扇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板和箱体底端之间设有换热器,换热器通过换热器支架固定连接箱体和隔板,换热器通过水管连接水泵,水泵通过水管连接水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蛇形管,蛇形管固定连接固定板,固定板固定连接箱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蛇形管的出口通过水管连接水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时,散热风扇二工作,对换热器吸风,使空气流动带走换热器内热水热量,水泵工作,抽出水箱内的水到换热器内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水再流入蛇形管中,最后流回到水箱,形成循环水降温,对数控主泵站进行水冷降温,启动散热风扇一对箱体内部进行风冷降温,提高数控主泵站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中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中箱体中水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张拉梁体,2-千斤顶,3-限位板,4-工具锚,5-钢绞线束,6-数据线,7-箱体,8-油管,9-数控主泵站,10-箱盖,11-万向轮,12-隔板,13-散热风扇一,14-散热风扇二,15-换热器,16-换热器支架,17-水泵,18-水管,19-蛇形管,20-固定板,21-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未经刘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917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