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染水体防治的菌藻共生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91240.4 | 申请日: | 2020-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1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卜曲;于少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 地址: | 2252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染 水体 防治 共生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染水体防治的菌藻共生系统,包括反应器和止回箱,所述反应器内部设置有菌藻共生体,且反应器放置在地面结构表面,同时反应器左侧安装有出水泵,并且反应器右侧安装有进水泵,所述反应器右侧壁表面固定连接有布液管,且反应器左侧壁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框,同时布液管上端与止回装置固定连接,并且止回装置上侧安装有进水管,反应器右上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止回箱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两侧套接有限位弹簧。该用于污染水体防治的菌藻共生系统,止回装置的设置,可避免进水泵在停机的时候,反应器内部的液体返流至进水管内部;避免污水干结,会阻塞进水管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生物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污染水体防治的菌藻共生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主要依赖细菌对污染物的转化能力;在利用菌藻系统处理污水方面,低浓度菌藻共生体系长期以来存在于诸如氧化塘等低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的工艺中,主要用于处理活性污泥工艺的出水;目前,菌藻共生体系处理生活污水的效率仍然偏低,其表现为菌藻反应器所需要的水力停留时间需要2~5天;菌藻反应器较低效率的原因在于反应器内较低的生物浓度;目前悬浮态共生体系浓度集中在0.3~0.6g/L之间,该浓度远远低于活性污泥工艺中达到的浓度;由于藻类和细菌易于从常规反应器中流失,很大一部分研究采用生物膜工艺以提高反应器中的菌藻生物量;然而生物膜法中大量使用的填料会严重干扰光的传播,且生物膜表面的微生物会对底层微生物起到遮光作用,这使得采用生物膜方式构建的菌藻共生体的污水处理效率难以提高。
为解决上述中存在的缺陷,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CN201710614121.9)一种培养高浓度悬浮态菌藻共生体的方法,文中提出“采用进水泵1持续性的向反应器2中泵入含有有机物以及氮磷的污水,污水在反应器中经过处理后,经过滤装置5过滤后排出,过滤装置5可以起到阻止菌藻共生体随水体流出,出水管道上设有出水泵7,为水的排出提供动力;”进水泵1的出水管道延伸至反应器2的内部,当进水泵1完成对反应器2的注液工作的时候,此时进水泵1停止运行,反应器2内部的一部份污水会返流至进水泵1的出水管道内部,污水中含有污泥等杂质,进水泵1若长期不运行的话,污水干结,会阻塞进水泵1的出水管道,本实用新型基于此而提出。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污染水体防治的菌藻共生系统,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染水体防治的菌藻共生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污染水体防治的菌藻共生系统,包括反应器和止回箱,所述反应器内部设置有菌藻共生体,且反应器放置在地面结构表面,同时反应器左侧安装有出水泵,并且反应器右侧安装有进水泵,所述反应器右侧壁表面固定连接有布液管,且反应器左侧壁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框,同时布液管上端与止回装置固定连接,并且止回装置上侧安装有进水管,反应器右上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止回箱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两侧套接有限位弹簧,同时限位杆的表面安装有限位块,并且限位块与传动杆的下端铰接,所述传动杆上端与载板铰接,且载板的表面安装有密封塞。
优选的,所述过滤框的右侧壁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板,且出水管的抽水端设置在过滤框内部,同时出水管与出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进水管、止回装置与布液管连通设置,且布液管的左下侧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组出水嘴,同时布液管的下端部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止回装置是由止回箱、密封塞和传动结构三部分组成,传动结构是由传动杆、限位块和限位杆三部分组成。
优选的,所述止回箱的上侧开设有进口,且止回箱的下侧开设有出口,布液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出口内部,进水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进口内部。
优选的,所述载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组导向块,且导向块内部穿插接有导向杆,同时导向杆安装在止回箱的内壁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912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套位模切机的定位烫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回收雨水的蔬菜种植大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