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术后麻醉用置留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90045.X | 申请日: | 2020-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3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龙;吴建江;吴艳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王峰刚 |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术后 麻醉 用置留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术后麻醉用置留管,属于医疗装备领域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穿刺针、待置留管和锁套,待置留管包括锥形头部和尾部,锥形头部内具有水平段,穿刺针的中间部分与水平段过盈配合;待置留管的尾部上设有向内凹陷的环形槽,穿刺针末端设有菱形头,锁套包括顶紧部和封锁部,顶紧部置于待置留管尾部内,封锁部与环形槽扣接,菱形头的两端分别与环形槽内壁和顶紧部端面相贴;穿刺针末端与顶紧部端面之间固设有牵引绳;本实用新型针对如何降低病人痛苦,达到能够一次性穿刺就可将置留管植入的目的,简化操作步骤,降低病人被穿刺的次数,从而降低病人痛苦,装置安全可靠,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装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术后麻醉用置留管。
背景技术
使用置留管来引流麻醉剂是重症病房、大手术和救治危重病员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目前置留管的植入往往需要通过穿刺针先刺穿皮肤,然后穿入导丝,扩张,将穿刺导管导入,再进行后续的操作,操作步骤繁琐,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申请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术后麻醉用置留管,其针对如何降低病人痛苦,达到能够一次性穿刺就可将置留管植入的目的,简化操作步骤,降低病人被穿刺的次数,从而降低病人痛苦。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术后麻醉用置留管,包括穿刺针、待置留管和锁套,所述待置留管包括锥形头部和尾部,所述锥形头部内具有水平段,所述穿刺针的中间部分与水平段过盈配合;所述待置留管的尾部上设有向内凹陷的环形槽,所述穿刺针末端设有菱形头,所述锁套包括顶紧部和封锁部,所述顶紧部置于待置留管尾部内,所述封锁部与环形槽扣接,所述菱形头的两端分别与环形槽内壁和顶紧部端面相贴;所述穿刺针末端与顶紧部端面之间固设有牵引绳。
进一步地,所述穿持针的前端具有尖角,所述尖角的角度为10°-25°。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头部上设有若干药孔,所述药孔在锥形头部圆周上呈360°螺旋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锁套的径向截面为“E”型,所述顶紧部和封锁部均为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待置留管尾部设有用于连接输液管的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由纳米材料的不锈钢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待置留管由具有韧性的医用体内植入级高分子聚氨酯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待置留管的锥形头部内设置水平段,并且穿持针与水平段过盈配合,有效的保证了穿持针能够带着待置留管的锥形头部进入身体,从而实现一次穿刺就能植入待置留管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环形槽和锁套定位穿刺针末端,避免穿刺针末端晃动和在穿刺时穿刺针沿轴线相对移动,保证穿刺成功和降低因尾部晃动给病人带来肉体上的痛苦;
3、本实用新型在穿刺成功后,通过取下锁套并拉动牵引绳,牵引绳牵引穿持针退出穿刺部位,实现只将待置留管的锥形头部置留在身体里,避免穿持针留于身体对病人造成伤害;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锥形头部设置若干药孔,并且螺旋排列,能够有效的将药液均匀引流到穿刺部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900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麻将机降噪洗牌系统
- 下一篇:一种肾病科患者用辅助托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