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废水除磷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89327.8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2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柏金标;丁华烘;刘尚福;马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开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浙江哲鼎律师事务所 33318 | 代理人: | 吕瑞琼 |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废水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并公开了一种市政废水除磷系统,包括厌氧池、高效沉淀池、污泥池,还包括厌氧释磷池,所述厌氧池、厌氧释磷池、高效沉淀池和污泥池依次连通,厌氧释磷池的上清流入高效沉淀池,高效沉淀池的泥浆流入污泥池,厌氧释磷池的泥浆与高效沉淀池的上清液回流到厌氧池。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市政废水除磷系统,在高效沉淀池之前设置厌氧释磷池,可以使磷从厌氧状态充分释放出来,增加后续工段的除磷效果,不仅能有效控制除磷药剂的使用量,也能使污水排放稳定达标,具有节能减排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废水除磷系统。
背景技术
市政废水除磷系统多采用传统生物和化学除磷工艺路线相结合的工艺,通过生物除磷将有机磷分解成正磷分子,再通过化学沉淀法将磷去除,但是因为微生物分解有机磷的能力有限,所以大部分有机磷不能通过生物除磷有效去除,后续化学除磷的压力很大,需要添加数量较大的除磷药剂,也存在较大的总磷超标风险。
随着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节能减排,降低运营费用及预留用地不足等诸多因素,稳定达标及运营成本控制成了污水处理厂的重要目标。
如果在生物除磷阶段能把有机磷充分去除,则能有效控制除磷药剂的使用量,使污水排放稳定达标,做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生物除磷阶段能把有机磷充分去除,能有效控制除磷药剂的使用量,使污水排放稳定达标的市政废水除磷系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废水除磷系统,包括厌氧池、高效沉淀池、污泥池,还包括厌氧释磷池,所述厌氧池、厌氧释磷池、高效沉淀池和污泥池依次连通,厌氧释磷池的上清流入高效沉淀池,高效沉淀池的泥浆流入污泥池,厌氧释磷池的泥浆与高效沉淀池的上清液回流到厌氧池。在高效沉淀池之前设置厌氧释磷池,可以使磷从厌氧状态充分释放出来,增加后续工段的除磷效果。
作为优选,还包括污泥脱水机房,污泥脱水机房进口与污泥池出口连接。污泥脱水可将污泥做为泥饼外运。
作为优选,还包括加药间,加药间与高效沉淀池的加药口相连接。用于后续向高效沉淀池添加混凝剂、絮凝剂等药剂。
作为优选,所述厌氧释磷池内设置进水池、进水槽、释磷池主池、上清液收集池和污泥收集池,进水池、进水槽、释磷池主池依次连接,释磷池主池内设置出水槽和集泥槽,出水槽与上清液收集池连通,集泥槽与第一污泥收集池连通,上清液收集池有污水管连接到高效沉淀池的进水口,第一污泥收集池有污泥管连接到厌氧释磷池进口,释磷池主池设置桁车式泵吸泥机,上清液收集池内设置至少一台提升泵,第一污泥收集池内设置至少一台污泥泵。桁车式泵吸泥机抽吸上来的污泥通过集泥槽排至第一污泥收集池。桁车式泵吸泥机可避免释磷池主池内厌氧污泥沉积的状况发生,厌氧释磷池的泥浆流回厌氧池再次进行生物除磷,厌氧释磷池上清液去除了足够的有机磷进入高效沉淀池继续进行化学除磷。
作为优选,所述释磷池主池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各设置一台桁车式泵吸泥机,桁车式泵吸泥机上集成有污泥泵。可以交替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便于检修和大容量除磷。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池、进水槽的分隔墙上设置多个进水导流孔,进水槽底部设置多个布水圆孔,进水槽下方设置导流板。使进入释磷池主池的水流均匀分布,进入预定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提升泵和第一污泥收集池内的污泥泵各有两台。便于便于检修和大容量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开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开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893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皮革加工用环保型鞣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