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温瞬时灭菌机的高温桶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84635.1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22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陶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都江堰市青城山大道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8 | 分类号: | B08B9/08;C12H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初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5 | 代理人: | 邓金涛 |
地址: | 6118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温 瞬时 灭菌 高温 | ||
1.一种超高温瞬时灭菌机的高温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高温桶(2)和循环贮槽(201),所述循环贮槽(201)内设置有循环泵,所述高温桶(2)的右侧连接有进料管(202),下侧连接有出料管(203),所述出料管(203)上设置有压力表(204),所述压力表(204)和出料管(203)连接处设置有压力表控制阀(205),所述出料管(203)在压力表控制阀(205)的右侧连接有出料管三通阀(206),所述出料管三通阀(206)的左侧和出料管(203)相连,上端连接有导流管(207),下端通过第一循环管(208)在循环贮槽(201)内和循环泵相连,所述循环贮槽(201)的下侧设置有循环三通阀(209),所述循环三通阀(209)的上侧通过第二循环管(210)和循环贮槽(201)内的循环泵相连,左侧通过第三循环管(211)和高温桶(2)相连,右侧连接有排污管(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温瞬时灭菌机的高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桶(2)的上侧设置有桶盖(213),所述桶盖(213)通过锁紧箍和高温桶(2)的桶身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温瞬时灭菌机的高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侧设置有滚珠(101),所述底座(1)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控制滚珠(101)升降的转动轮(102),所述底座(1)在靠近滚珠(101)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抬起底座(1)的提升结构(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高温瞬时灭菌机的高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侧设置有开口朝下的滚珠槽(103),所述滚珠(101)设置于滚珠槽(103)内,所述滚珠(101)的上侧在滚珠槽(103)内滚动连接有推动柱(104),所述滚珠槽(103)左侧壁的上端设置有滑块槽(105),所述滑块槽(105)内滑动设置有滑动块(108),所述滑块槽(105)的槽底设置有和底座(1)的左侧相连通的连接孔(106),所述连接孔(106)内设置有螺杆(107),所述连接孔(106)的孔壁设置有和螺杆(107)相啮合的螺纹,所述螺杆(107)的左端穿出连接孔(106)和转动轮(102)相连,右端在滑块槽(105)内和滑动块(108)的左端相贴合,所述滑动块(108)的右端穿进滚珠槽(103)内,所述滑动块(108)右端的下侧设置有从左至右倾斜向上的斜面(109),所述斜面(109)和推动柱(104)的上端滑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高温瞬时灭菌机的高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柱(104)的下侧设置有和滚珠(101)上侧相贴合的圆弧面(1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高温瞬时灭菌机的高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槽(103)的槽口设置有贴合于滚珠(101)下侧的圆弧部(111),所述滚珠槽(103)的槽口直径小于滚珠(101)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高温瞬时灭菌机的高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结构(7)包括收纳腔(701)、转动杆(702)、撬棍(703)和支撑部(704),所述收纳腔(701)设置于底座(1)内,所述底座(1)的左侧和下侧分别设有与收纳腔(701)相连通的第一连通孔(707)和第二连通孔(708),所述转动杆(702)设置于收纳腔(701)内,并且通过第一转动轴(705)和收纳腔(701)转动相连,所述撬棍(703)通过第二转动轴(706)和收纳腔(701)转动相连,所述撬棍(703)的右端贴合于转动杆(702)左端的下侧,左端穿过第一连通孔(707)置于底座(1)的外侧,所述支撑部(704)的上端贴合于转动杆(702)右端的下侧,下端穿过第二连通孔(708)置于底座(1)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超高温瞬时灭菌机的高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704)包括连接板(709)和支撑柱(710),所述连接板(709)设置于收纳腔(701)内,且连接板(709)的上侧和转动杆(702)右端的下侧相贴合,连接板(709)的下侧和支撑柱(710)的上端相连,所述支撑柱(710)的下端穿过第二连通孔(708)置于底座(1)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都江堰市青城山大道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都江堰市青城山大道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8463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注橇集成块
- 下一篇: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