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创手术穿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84492.4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1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罗敏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肿瘤医院(湖北省肿瘤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06 |
| 代理公司: | 郑州欧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6 | 代理人: | 娄静丽 |
| 地址: | 43007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 穿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创手术穿针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相铰接,第一支撑部一体连接于折弯部的一端,折弯部的另一端一体连接有连接部,折弯部上可拆卸安装有缝合针,该种穿针器在使用时通过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将待缝合开口两侧壁进行支撑,使缝合部位彻底暴露,方便缝合操作,进针的同时使缝合针的针尖顺着折弯部由下向上滑动,在折弯部的引导下,缝合针的针尖可以顺利滑动,而且缝合针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在折弯部中合适的位置,该种穿针器中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在伸入切口内部时,可转动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使其最便于进入切口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创手术穿针器。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是指利用腹腔镜、胸腔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手术中只需在病人身上开1-3个0.5-1厘米个小孔,病人不留疤痕、无疼痛感、只需3-5天便可完成检查、治疗、康复全过程,降低了传统手术对人体的伤害,极大地减少了疾病给患者给来的不便和痛苦。由于手术切口小,手术后的缝合非常困难,尤其是手术部位在胸腹腔的时候,由于手术切口的皮脂较厚,切口深度较大,缝合针很难够到切口的内壁。另外,由于缺少导向装置,缝合针的走向完全依靠主刀大夫的手感,稍不留神容易刺伤周围组织,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创手术穿针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创手术穿针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相铰接,所述第一支撑部一体连接于折弯部的一端,所述折弯部的另一端一体连接有连接部,所述折弯部上可拆卸安装有缝合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的顶部铰接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铰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上套设有防滑套。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部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缝合针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端部均可拆卸安装有托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与连接部相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部为平滑的弧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穿针器在使用时通过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将待缝合开口两侧壁进行支撑,使缝合部位彻底暴露,方便缝合操作,进针的同时使缝合针的针尖顺着折弯部由下向上滑动,在折弯部的引导下,缝合针的针尖可以顺利滑动,可避免刺伤周围组织,防止不必要的伤害,而且缝合针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在折弯部中合适的位置;
2.该种穿针器中的调节部及手柄可进行最便于操作的位置调节,而且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在伸入切口内部时,可转动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使其最便于进入切口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弯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第一支撑部;2、第二支撑部;3、折弯部;4、连接部;5、缝合针;6、调节部;7、手柄;8、防滑套;9、安装孔;10、托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部”和“顶部”、“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肿瘤医院(湖北省肿瘤研究所),未经湖北省肿瘤医院(湖北省肿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844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热卷烟烟丝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粉材快速成型装备的气路压强自动调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