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加工用便于更换的弯管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81779.1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63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磊;李云云;姚碧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卓成电力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7/024 | 分类号: | B21D7/024;B21D37/04;B21D4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郭华俊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工用 便于 更换 弯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加工用便于更换的弯管机,包括机体、滑块和卡块,所述机体的表面连接有铰链,所述铰链的一端连接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一端连接有卡捎,所述卡捎的表面焊接有拨片,所述机体的顶部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连接有轴承。该钢管加工用便于更换的弯管机卡块的截面为T形,且卡块的外壁与固定杆的开口端内壁相切,并且卡块通过卡合弹簧与限位块之间构成弹性联动结构,通过按压卡块,使卡块挤压卡合弹簧并移动到限位块的内部,再将限位块取下后进行更换,以便于对该设备限位块进行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弯管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管加工用便于更换的弯管机。
背景技术
弯管机是指用于弯管的机器,大致分为数控弯管机、液压弯管机等,弯管机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电力施工,公铁路建设,锅炉、桥梁、船舶、建筑装潢等方面的管道铺设及修造,该设备具有操作简单、造价便宜等优点。
市场上钢管加工用便于更换的弯管机种类繁多,但大部分钢管加工用的弯管机不便于对限位块进行更换,由于弯管机在长期进行弯管做工时,钢管与限位块之间进行摩擦,导致限位块损坏,为此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来满足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加工用便于更换的弯管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钢管加工用便于更换的弯管机种类繁多,但大部分钢管加工用的弯管机不便于对限位块进行更换,由于弯管机在长期进行弯管做工时,钢管与限位块之间进行摩擦,导致限位块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管加工用便于更换的弯管机,包括机体、滑块和卡块,所述机体的表面连接有铰链,所述铰链的一端连接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一端连接有卡捎,所述卡捎的表面焊接有拨片,所述机体的顶部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连接有轴承;
所述滑块设置在固定块的内部,所述滑块的顶部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轮,所述机体的顶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表面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部设置有卡合弹簧,所述卡块连接在卡合弹簧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检修口通过铰链与机体之间构成转动连接,且检修口通过连接弹簧和卡捎与机体之间构成卡合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内部为螺纹结构,且支撑块与转杆之间构成螺纹连接,并且转杆通过轴承与连接块之间构成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通过滑块与固定块之间构成滑动连接,且连接块与转杆之间的连接处夹角呈90°。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固定杆关于转轮的横向中分线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截面为T形,且卡块的外壁与固定杆的开口端内壁相切,并且卡块通过卡合弹簧与限位块之间构成弹性联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钢管加工用便于更换的弯管机:
1.该设备检修口通过铰链与机体之间构成转动连接,且检修口通过连接弹簧和卡捎与机体之间构成卡合连接结构,通过拨动拨片,使卡捎挤压连接弹簧并移动到检修口的内部,再打开检修口,便于对该设备机体内部进行检修。
2.该设备转杆通过轴承与连接块之间构成转动连接,且支撑块与转杆之间构成螺纹连接,并且连接块通过滑块与固定块之间构成滑动连接,通过转动转杆,使连接块在固定块的内部滑动,以便于在弯管过程中对钢管起到固定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卓成电力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卓成电力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817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