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壳拼接段的制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77875.9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5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魏永伟;杨明;黄雄伟;刘熙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嘉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顺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接 制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壳拼接段的制作装置,其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制作装置包括:底座;侧模,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侧模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呈Z字型,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交替连接呈环形;内模,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侧模内,所述内模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侧板抵接,且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一侧板间隔设置;盖板,设置于所述侧模上,能封堵所述侧模的顶部开口并与所述内模间隔设置,所述底座、所述侧模、所述内模和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成型腔;筋体,可拆卸穿设于所述第一侧板并伸入所述成型腔内。本实用新型能够缩短施工周期,简化施工工序,提高构造柱的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壳拼接段的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砖混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规定在砌体房屋墙体的特定部位,按结构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砌体结构构造柱,简称为构造柱。构造柱用于抗击横向载荷,加强砌体结构的整体性。
现有技术中,框架结构的构造柱施工工艺一般为:在砌体完成之后,现场绑扎构造柱钢筋、支设木模板、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拆模。
由于混凝土凝固后,需要拆除木模板;且由于采用木模板制作的预制柱的表面成型效果较差,还需要后期进行打磨;拆模和打磨均导致施工周期较长,影响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壳拼接段的制作装置,能够缩短施工周期,简化施工工序,提高构造柱的施工质量。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壳拼接段的制作装置,若干个所述模壳拼接段能够拼合组成预定长度的预制构造柱模壳,所述制作装置包括:
底座;
侧模,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侧模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呈Z字型,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交替连接呈环形;
内模,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侧模内,所述内模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侧板抵接,且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一侧板间隔设置;
盖板,设置于所述侧模上,能封堵所述侧模的顶部开口并与所述内模间隔设置,所述底座、所述侧模、所述内模和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成型腔;
筋体,可拆卸穿设于所述第一侧板并伸入所述成型腔内。
使用模壳拼接段的制作装置制作模壳拼接段,根据施工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模壳拼接段拼合组成预定长度的预制构造柱模壳,直接在预制构造柱模壳内浇筑构造柱,浇筑完成后预制构造柱模壳即为构造柱的外表面,无需拆除模板,无需进行打磨工序,提高构造柱的施工质量。
可选地,所述内模与所述侧模之间设置有增强网格布。
设置增强网格布提高模壳拼接段的强度。
可选地,所述增强网格布与所述侧模贴合设置。
通过将增强网格布与侧模贴合设置,提高模壳拼接段的抗裂强度。
可选地,所述增强网格布为耐碱玻纤网。
选用耐碱玻纤网提高模壳拼接段的抗裂强度。
可选地,所述内模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垫块,以使得所述内模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之间存在空隙。
垫块将内模垫起,使得内模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之间存在空隙;且垫块尺寸较小,对模壳拼接段的成型影响较小。
可选地,所述筋体伸入所述成型腔内的部分套设有隔离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嘉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嘉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778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介电常数的5G通讯用塑胶卡件
- 下一篇:一种纸盒双面包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