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防止术中经颅电刺激导致口腔损伤的分体式牙垫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74681.3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4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魏飞彪;陈雨;张梓铭;魏延丽;韦星;李六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16 | 分类号: | A61B90/16;A61M1/00;A61M16/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一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2 | 代理人: | 刘彩霞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防止 术中经颅电 刺激 导致 口腔 损伤 体式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术中经颅电刺激导致口腔损伤的分体式牙垫,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咀嚼肌被动强直造成牙齿咬合损伤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门齿咬合用门齿牙垫、磨牙咬合用磨牙牙垫,磨牙牙垫与门齿牙垫软连接,以适配不同牙型使用,门齿牙垫包括硬质本体,硬质本体开设有气管导管通过的第一通道和吸痰管通过的第二通道,门齿咬合门齿牙垫时,硬质本体用于支撑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保持正常状态。本装置采用分体式设计,适配性强,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止术中经颅电刺激导致口腔损伤的分体式牙垫。
背景技术
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技术是在手术中用于保护大脑、脑干、脊髓和外周神经的运动功能的技术。该技术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但由于同时激活了咀嚼肌,造成牙齿咬合的动作,在手术中容易出现舌咬伤、牙齿崩脱、口腔黏膜咬伤。再者,牙齿咬合动作容易将麻醉插管导管咬瘪,造成术中呼吸机无法通气的状况。
除此之外,部分外科手术患者需采取俯卧位,不仅气管导管处于悬空状态而易于发生气管导管脱管或坠管的现象,患者面部朝下舌体的下坠也可增加舌体受压损伤或咬伤的概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术中经颅电刺激导致口腔损伤的分体式牙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咀嚼肌被动强直造成牙齿咬合损伤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详见下文阐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防止术中经颅电刺激导致口腔损伤的分体式牙垫,包括一个门齿咬合用门齿牙垫、两个磨牙咬合用磨牙牙垫,磨牙牙垫与门齿牙垫软连接,以适配不同牙型使用,门齿牙垫包括硬质本体,硬质本体开设有气管导管通过的第一通道和吸痰管通过的第二通道,门齿咬合门齿牙垫时,硬质本体用于支撑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保持正常状态。
优选地,硬质本体包括空心方柱体和压舌体用的呈弧状的弧形空心柱,空心方柱体与弧形空心柱连接,空心方柱体的上下两侧设有咬合用软质护垫。
优选地,门齿牙垫还包括护唇垫和固齿板,护唇垫和固齿板间隔安设于空心方柱体上,软质护垫位于位于护唇垫和固齿板之间。
优选地,护唇垫位于硬质本体上远离弧形空心柱的一端,且护唇垫与空心方柱体垂直设置,护唇垫上开设有与第二通道连通的吸痰管通道、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用于容纳气管导管的气管导管通道。
优选地,护唇垫的相对两端向内凹设构成了容纳气管导管的气管导管通道,硬质本体的相对两端向内凹设构成了容纳气管导管的第一通道,气管导管通道与第一通道连通,空心方柱体的内腔与弧形空心柱的内腔连通构成了第二通道,护唇垫的中部开设有与第二通道连通的吸痰管通道。
优选地,定义磨牙牙垫朝向门齿方向为前、朝向磨牙方向为后,磨牙牙垫包括呈前高后低、前窄后宽的等腰梯形体状的垫板、设置于垫板两侧的垫帮,垫帮的高度高于垫板的高度。
优选地,门齿牙垫和磨牙牙垫通过连接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防止术中经颅电刺激导致口腔损伤的分体式牙垫,包括磨牙牙垫和门齿牙垫,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磨牙牙垫和门齿牙垫采用分体式设计,方便调节距离,以适配不同口型的使用,同时磨牙牙垫和门齿牙垫软连接以方便取拿,门齿牙垫包括硬质本体,硬质本体开设有气管导管通过的第一通道和吸痰管通过的第二通道,门齿咬合门齿牙垫时,硬质本体用于支撑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保持正常状态,防止牙齿咬合动作将麻醉插管导管咬瘪。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未经河南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746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搅拌车防底盘黄油飞溅装置
- 下一篇:一种药品浓度的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