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过流保护的PLC输出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73824.9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17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鹏;欧新木;黄继波;李祥;练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富昌维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段惠存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plc 输出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PLC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过流保护的PLC输出电路。主要由MOS管Q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1、电阻R2、分压电路和三极管Q2组成,并通过相互间的电连接关系,形成带过流保护的PLC输出电路,基于输出MOS管Q1导通时,直接通过对MOS管Q1两端电压的监测,来实现过流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LC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过流保护的PLC输出电路。
背景技术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控制领域,它是专门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它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算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但实际应用中,由于PLC端口太多,很容易出现误接线或将超过负载要求的设备接在端口上,从而导致端口过流烧毁,带来不必要的售后维护、并降低了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因此PLC输出增加过流保护措施十分必要。
针对以上问题,目前PLC输出电路主要解决办法如下:
1)选择大功率MOS管来降低端口烧毁机率。但大功率场效应管需要降额较大,在正常使用下浪费较大,而且对于外部直流电源的功率是不可预知的,无法对所有短路或者过流情况进行保护,同时对于PLC开漏输出,采用大功率器件将会导致其寄生电容较大,开关速度较慢,无法满足高速输出端口要求;
2)采用带自带过流保护的集成电路,但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过流保护的PLC输出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过流保护的PLC输出电路,包括MOS管Q1、二极管D1、二极管 D2、电阻R1、电阻R2、分压电路和三极管Q2;
PLC输出控制信号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MOS管Q1的栅极以及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2的正极和分压电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MOS管Q1的漏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分压电路电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分压电路均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和三极管 Q2的基极电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还包括二极管ZD1,所述二极管ZD1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ZD1的正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过流保护的PLC输出电路,主要由MOS管Q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1、电阻R2、分压电路和三极管Q2组成,并通过相互间的电连接关系,形成带过流保护的PLC输出电路,基于输出MOS管 Q1导通时,直接通过对MOS管Q1两端电压的监测,来实现过流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过流保护的PLC输出电路的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富昌维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富昌维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738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