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烟去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72111.0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1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姚伟德;黄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奥和通风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烟 去除 装置 | ||
1.油烟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烟机(1)和过滤板(2);
所述油烟机(1)具有风管(11)及分别设置在风管(11)内的静电滤芯(12)和离心风机(13),所述风管(11)具有进气端(111)和出气端(112);
所述过滤板(2)包括相互对合的第一滤油框体(21)和第二滤油框体(22),且两者内均分别间隔设置若干导流板(23);所述导流板(23)包括底板(231);所述底板(231)相对两侧连接有向过滤板(2)内弯折的第一侧板(232);所述第一侧板(232)连接有向过滤板(2)内弯折的第二侧板(233);当第一滤油框体(21)与第二滤油框体(22)对合时,两个滤油框体的第二侧板(233)交错且沿直线排列,而构成折线形油烟通道;
所述过滤板(2)与风管(11)进气端(11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滤芯(12)设置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风管(11)内相对两侧的侧壁上;所述离心风机(13)位于静电滤芯(12)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滤芯(12)包括滤芯盒(121)、分别设置于滤芯盒(121)内的多个阴极板(122)、多个阳极板(123)以及多个电离丝(124),所述阴极板(122)和阳极板(123)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电离丝(124)位于阳极板(123)下方,且与阳极板(123)一一对应,所述阴极板(122)下缘延伸到电离丝(124)之间;
所述滤芯盒(121)上还设置与阴极板(122)连接的接地插头(1211)、与阳极板(123)连接的低压正极插头(1212)以及与电离丝(124)连接的高压正极插头(12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烟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阴极板(122)通过第一导电杆(125)连接,多个阳极板(123)通过第二导电杆(126)连接;
还包括两个正极柱(127),所述电离丝(12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正极柱(127)上,且电离丝(124)通过正极柱(127)与高压正极插头(12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烟监测报警器(15),其感应探头设置在风管(11)内且位于静电滤芯(12)的后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烟罩(14),其为漏斗状结构;所述油烟罩(14)一端与过滤板(2)连接,另一端与进气端(11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第一滤油框体(21)和第二滤油框体(22)内的导流板(23)分别沿直线均匀设排列,且同一滤油框体内相邻两导流板(23)之间均具有间隔而形成通风孔(20);
所述第一侧板(232)连接在所述底板(231)临近通风孔(20)的相对两侧边上,所述底板(231)与第一侧板(23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侧板(232)一侧与底板(231)连接,相对的另一侧连接第二侧板(233),所述第一侧板(232)与第二侧板(23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烟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31)与第一侧板(232)之间的夹角为130-145°;所述第一侧板(232)与第二侧板(233)之间的夹角为100-1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烟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油框体(21)为长方形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对第一横框条(211),设置在所述第一滤油框体(21)的导流板(23)位于两第一横框条(211)之间;
所述第二滤油框体(22)为长方形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一对第二横框条(221)以及与第二横框条(221)垂直的一对立框条(222),设置在所述第二滤油框体(22)的所述导流板(23)位于第二横框条(221)和立框条(222)围成的空间中;
所述第一横框条(211)和第二横框条(221)一一对应,当所述第一滤油框体(21)与第二滤油框体(22)对合时,所述第二横框条(221)外表面分别抵接在对应第一横框条(211)的内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奥和通风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奥和通风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721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驳接结构的罗马伞立柱
- 下一篇:一种液晶屏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