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慧监控系统路灯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66735.1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7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凯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S9/04;F21V33/00;F21V23/00;F21W131/103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越超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2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监控 系统 路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慧监控系统路灯,属于路灯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柱,所述支柱的底端与安装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与充电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柱的右侧面与电控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柱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照明结构。该智慧监控系统路灯,通过设置电机、支架和滑块,从动齿轮旋转时带动表面的收卷轮旋转,随后收卷轮进行绳带的收卷和伸长操作,随后绳带在伸长时,滑动在动轮与定轮的表面,使其动轮上下移动时通过支架带动滑块上下移动,使其监控设备与显示设备向下运动,直至到合适高度后即可,这种方式能够调节监控设备与显示设备的高度,使其需要时能够方便进行保养和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慧监控系统路灯。
背景技术
在过去科技并不发达的1843年,中国上海街头出现了第一盏路灯,尽管它是煤油点燃的,可在人们的心目中,比月光还要神圣,黄埔江边摩肩接踵的人群专门前往一睹风采,后来上海租界的路灯又改为煤气灯,是从伦敦移植过来的,亮度比煤油灯提高了数倍,在夜间行人的眼中,简直就是夜晚的“太阳”,随着科技的日益创新,现在城市的发展各式路灯已经普及到了道路上的大街小巷,且多种多样的路灯共同点缀出了现在的一朵朵“明珠”般璀璨的城市,至如今二十一世纪仍旧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各类高科技产物层出不穷,随之衍生出来的智慧监控系统的路灯开始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该路灯在使用时具备着空气、噪音和温度等数据的监测,且具体照明的亮度能够更具环境的亮暗程度适时的调节自身发光的亮度,且配合内部的微基站无线网络的覆盖,使其功能逐渐开始广泛,其中配合城市发展最为主要的功能有信息查询、视频监控以及屏幕信息公示的功能,这种路灯的出现并广泛的普及,使其路灯的功能开始逐渐变得更为智能化,人性化,便捷人们的出行等,然而现在的这种智慧监控式路灯,其自带的监控设备与显示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其进行维护或保养,在损坏时需要进行维修,然而现在的大多维修需要人们进行攀爬或者通过能够升高的工作台进行检修作业,其监控设备与显示设备并不具备便于保养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慧监控系统路灯,解决了现在的这种智慧监控式路灯,其自带的监控设备与显示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其进行维护或保养,在损坏时需要进行维修,然而现在的大多维修需要人们进行攀爬或者通过能够升高的工作台进行检修作业,其监控设备与显示设备并不具备便于保养的结构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监控系统路灯,包括支柱,所述支柱的底端与安装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与充电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柱的右侧面与电控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柱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照明结构,所述支柱的顶端与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设置有风电结构,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卡接有卡套,所述卡套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光伏结构,所述支柱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限位孔的相对面与同一个滑孔内壁的左右两侧面相连通,所述滑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
所述滑块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位于左侧限位板的左侧面与监控设备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位于右侧限位板的右侧面与显示设备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柱的内壁开设有空腔,所述滑块的上表面与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内壁通过销轴与动轮的正面和背面活动连接,所述动轮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绳带,所述绳带的表面滑动连接在定轮的表面,所述定轮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销轴与空腔内壁的正面和背面活动连接,所述空腔内壁的背面与电机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的表面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的正面与收卷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收卷轮的表面与绳带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卡套的表面设置有紧固螺钉,两个限位板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限位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凯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凯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667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