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模具钢板打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65937.4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13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郭春凤;詹万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誉胜模具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23/02 | 分类号: | B24B23/02;B24B5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朱虹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模具 钢板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模具钢板打磨装置,包括电机、把手机构、驱动机构和磨盘,所述把手机构有两个,两个把手机构分别设置在电机的两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筒体、转杆和弹簧,该手持式模具钢板打磨装置通过缓冲式结构设计,减小了刚性摩擦,不仅提升了打磨效果,而且也降低了磨盘损坏的几率,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采用分体式设计,便于收纳和转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模具钢板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钢板在切割冲压后,都需要对其进行打磨抛光操作,现有的打磨设备一般都是采用手工打磨或者采用磨光机打磨,而现有的打磨设备一般都是整体式的,不方便储藏,而且都是刚性打磨,很容易造成局部打磨过多的现象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持式模具钢板打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式模具钢板打磨装置,包括电机、把手机构、驱动机构和磨盘,所述把手机构有两个,两个把手机构分别设置在电机的两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筒体、转杆和弹簧,所述筒体的一端开口,所述筒体的另一端密封设置,所述筒体的密封的一端与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筒体与转轴同轴设置,所述转杆位于筒体内,所述转杆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滑块,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有条形滑槽与转杆平行,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弹簧位于筒体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转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筒体的内壁的底部连接,所述转杆的另一端与磨盘连接;
所述把手机构包括支杆和手柄,所述支杆的一端固定在电机上,所述支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手柄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拆装,所述电机的转轴与筒体通过花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手持式模具钢板打磨装置通过缓冲式结构设计,减小了刚性摩擦,不仅提升了打磨效果,而且也降低了磨盘损坏的几率,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采用分体式设计,便于收纳和转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模具钢板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模具钢板打磨装置的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筒体,3.转杆,4.弹簧,5.滑块,6.磨盘,7.支杆,8.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一种手持式模具钢板打磨装置,包括电机1、把手机构、驱动机构和磨盘6,所述把手机构有两个,两个把手机构分别设置在电机1的两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筒体2、转杆3和弹簧4,所述筒体2的一端开口,所述筒体2的另一端密封设置,所述筒体2的密封的一端与电机1的转轴连接,所述筒体2与转轴同轴设置,所述转杆3位于筒体2内,所述转杆3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滑块5,所述筒体2的内壁上设有条形滑槽与转杆3平行,所述滑块5位于滑槽内,所述滑块5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弹簧4位于筒体2内,所述弹簧4的一端与转杆3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4的另一端与筒体2的内壁的底部连接,所述转杆3的另一端与磨盘6连接;
所述把手机构包括支杆7和手柄8,所述支杆7的一端固定在电机1上,所述支杆7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手柄8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拆装,所述电机1的转轴与筒体2通过花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誉胜模具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誉胜模具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659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模具钢板加工的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聚乙烯热熔异径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