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火电厂供热供气肥的农业温室大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65612.6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82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东;杨豫森;王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A01G9/18;A01G7/04;F28D21/00;F21S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火电厂 供热 供气 农业 温室 大棚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火电厂供热供气肥的农业温室大棚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在火电厂内的低温供热网换热器、净烟气输送管道和气肥管,低温供热网换热器的热量由火电厂供给,所述低温供热网换热器的输出端通过低温供热管网和散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净烟气输送管道的输入端和火电厂锅炉烟气除尘器后排放烟囱前的烟气连接管路连接,输出端和气肥管连接,所述气肥管上开设有多个气肥出气口,所述散热器和气肥管均布置在农业温室大棚中。利用火电厂余热,实现温室大棚系统的低温供热,同时减少了燃料的加热量,降低温室大棚的供热成本。并利用火电厂排放的部分净烟气,实现温室大棚的二氧化碳气肥供给,变相实现火电厂碳捕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室大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火电厂供热供气肥的农业温室大棚系统。
背景技术
农业生产追求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获得最大的产量,而作物产量除了与品种自身的遗传基因有关外,同时也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是作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环境参数之一,且不同的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需的环境温度也有所差异。对于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温室大棚来讲,温室大棚内外的复杂环境,使得对作物生长环境的控制极其困难。传统的温室大棚大多通过收集来自太阳光的热量来维持棚内的温度,但如果遇到极寒天气,就很有可能对作物造成损害而减产,甚至死亡。因此,目前的温室大棚系统的高效经济的供热方式成为温室大棚能否成功运营的关键。
另外,植物的生长过程是叶片在阳光的照射下,吸收二氧化碳,根系吸收矿物质和水分并输送到叶片,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叶片中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生产出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和氧气。通常生产出的有机物质需要消耗吸收左右的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植物的正常生长起着与水分和矿物质同等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温室大棚中栽培的植物都处于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生长,为了保持室内温度,每天除了中午和温度较高时进行短时间的自然通风,大棚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封闭状态的,这样,植物大棚内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二氧化碳只能来自空气、植物和土壤中的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植物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及分解作用以相当缓慢的速度向空间释放少量的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在上午未接受到太阳光照射之前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逐渐降低,到通风前降低到最低值。二氧化碳浓度的降低,使大棚内植物的光合作用速度减慢,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作物的减产。
因此,如何在满足温室大棚供热的前提下,实现针对温室大棚的“气体肥料”供给,成为众多研究者和农业科研关注的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火电厂供热供气肥的农业温室大棚系统,可同时实现对大棚供热和供二氧化碳,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利用火电厂供热供气肥的农业温室大棚系统,包括净烟气输送管道、气肥管和低温供热网换热器,所述低温供热网换热器的热量由火电厂供给,所述低温供热网换热器的输出端通过低温供热管网和散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净烟气输送管道的输入端和火电厂锅炉烟气除尘器后排放烟囱前的烟气连接管路连接,输出端和气肥管连接,所述气肥管上开设有多个气肥出气口,所述散热器和气肥管均布置在农业温室大棚中。
进一步的,低温供热网换热器的加热热源为汽轮机供热抽汽、火电厂锅炉烟气余热、循环水余热热泵供热等热源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
进一步的,汽轮机供热抽汽为高压缸排汽、再热热段抽汽、中压缸抽汽、中压缸排汽、低压缸抽汽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
进一步的,锅炉烟气余热的烟气来自于省煤器前、脱硫装置前和/或脱硝装置前。
进一步的,农业温室大棚中设置有温度监测控制单元、湿度监测控制单元、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控制单元、氧浓度监测控制单元、氮气浓度监测控制单元和气压监测控制单元,用于实时监测并控制农业温室大棚中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浓度、氮气浓度和气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656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空调的加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
- 下一篇:一种防火门门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