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镁合金丝的直径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65596.0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3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明;徐建祥;徐祺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港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08 | 分类号: | G01B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袁瑞红 |
| 地址: | 223100 江苏省淮安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直径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镁合金丝的直径检测装置,包括测量平台,所述测量平台上端的后侧固定安装有主侧板,所述主侧板之间旋转安装有旋转绕线轴,所述主侧板的右端位于测量平台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绕线马达,所述绕线马达左端的传动端穿过主侧板并与旋转绕线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绕线轴外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右侧位于旋转绕线轴的外端活动安装有夹紧盘,所述夹紧盘的右侧活动安装有连接座,所述夹紧盘与连接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螺旋测微器。本实用新型具有在合金丝堆叠后便于对其进行紧密操作,避免堆叠的合金丝之间出现缝隙影响测量精度,同时能有效的避免在绕线时造成合金丝因绕线阻力而发生形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镁合金丝的直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合金被广泛应用,在某些情况下,金属组合可以降低材料的总成本,同时保留重要的性能,在其他情况下,金属的组合赋予组成金属元素协同性能,例如耐腐蚀性或机械强度,合金的例子有钢、焊料、黄铜、白镴、硬铝、青铜和汞合金。
铝镁合金铝板主要元素是铝,再掺入少量的镁或是其它的金属材料来加强其硬度,以Mg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铝合金,由于它抗蚀性好,又称防锈铝合金,在工业中,一般材料制造后需要对材料规格进行测量从而得出工艺是否合格,在铝镁合金丝制造后也需要对其直径进行测量,然而现有的测量方法一般都使用绕线法进行测量,然而现有的绕线法在使用时很难规避绕线堆叠后产生的缝隙,这些缝隙会给测量带来较大误差,且使用时一旦绕线阻力过大可能就会引起细小线路发生拉长变细的形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镁合金丝的直径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镁合金丝的直径检测装置,包括测量平台,所述测量平台上端的后侧固定安装有主侧板,所述主侧板之间旋转安装有旋转绕线轴,所述主侧板的右端位于测量平台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绕线马达,所述绕线马达左端的传动端穿过主侧板并与旋转绕线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绕线轴外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右侧位于旋转绕线轴的外端活动安装有夹紧盘,所述夹紧盘的右侧活动安装有连接座,所述夹紧盘与连接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螺旋测微器。
优选的,所述测量平台上端的前侧固定安装有辅侧板,所述辅侧板之间旋转安装有出线辊,所述旋转绕线轴的外端位于限位盘的右端固定设置有粗刻度表,所述旋转绕线轴的外端固定设置有边螺纹,设置的粗刻度表可使测量人员粗略的得出多组铝镁合金丝叠合成的长度,便于为接下来的精细测量提供对比依据,避免在精细测量中出现巨大误差而不知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夹紧盘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夹螺纹座,所述夹螺纹座与边螺纹相适配,所述连接座的内端固定安装有滚珠轴承一,所述连接座通过滚珠轴承一与旋转绕线轴旋转连接,连接座可通过滚珠轴承一在旋转绕线轴的外端旋转并平移,在夹紧盘向着左侧移动时可将叠合的铝镁合金丝推得更加紧密,避免出现缝隙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旋转绕线轴的外端位于限位盘的左侧螺纹连接有固线头,所述限位盘的外端固定设置有折线口,所述折线口的内端与旋转绕线轴的外端位于同一弧面,将出线辊外端的铝镁合金丝固定在固线头前端贯穿的孔洞内,然后将固线头旋转紧即可将线头固定。
优选的,所述出线辊包括套接杆,所述套接杆的左端活动安装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右端延伸至套接杆的内部,所述弹簧杆的右端位于套接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顶出弹簧,所述套接杆的右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头,所述出线辊的左端固定设置有顶出槽,所述顶出槽与弹簧杆相适配,所述出线辊的右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头相适配,用于实现顶出弹簧将套接杆向右顶出并形成稳定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旋转绕线轴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滚珠轴承二,所述旋转绕线轴通过滚珠轴承二与主侧板旋转连接,所述出线辊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滚珠轴承三,所述出线辊通过滚珠轴承三与辅侧板旋转连接,安装滚珠轴承二与滚珠轴承三,可大大提高旋转绕线轴与出线辊的旋转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港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港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655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封座、发动机以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园林绿化环保景观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