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应堆布雷顿循环透平系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65215.9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3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盛选禹;孔文文;陈贺;邵荣;陈军伟;郝梦琳;杨保;柳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1D15/10 | 分类号: | F01D15/10;F01K21/00;F01K17/02;F01D15/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正律 |
| 地址: | 3003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堆 布雷 循环 透平 系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应堆布雷顿循环透平系统装置,包括布雷顿循环透平系统及其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循环结构包括外部容器及其内部的中冷器、回热器、透平单元和预冷器,所述外部容器内壁中部固设透平单元,透平单元上部两侧分别管道连通至中冷器、预冷器,透平单元一侧管道连通至回热器,中冷器、回热器、透平单元和预冷器均信号连接至控制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反应堆布雷顿循环透平系统装置设计合理,占用空间小,采用大循环模块、小循环模块和循环结构将一次冷却剂的热能转化为电能,以确保燃气轮机循环的高效性,并且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应堆布雷顿循环透平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堆是一种先进的、具有固有安全性的新型反应堆。反应堆主要在英国,德国和美国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与大容量的压水堆核电厂相比较,反应堆发电成本有很好的竞争力,而且可以与当地廉价的煤电成本相比较,并且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其发电效率比压水堆核电厂高出约25%。反应堆系统简单,具有的非能动安全特性使系统大为简单,不必设置压水堆核电厂中的堆芯应急冷却系统等工程安全设施,节省了建造投资。反应堆中的透平装置是作为冷却剂的气体介质直接进入透平,将核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与蒸汽透平相比,本装置中透平尺寸小,可与反应堆一起放在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内。透平整个系统简单,热转换效率高。如将排出的气体介质用于供热,可使热效率提高到420%以上。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反应堆布雷顿循环透平系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反应堆布雷顿循环透平系统装置,包括布雷顿循环透平系统及其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循环结构包括外部容器及其内部的中冷器、回热器、透平单元和预冷器,所述外部容器内壁中部固设透平单元,透平单元上部两侧分别管道连通至中冷器、预冷器,透平单元一侧管道连通至回热器,中冷器、回热器、透平单元和预冷器均信号连接至控制器;
所述透平单元包括联轴器、发电机、透平机、高压压缩机和低压压缩机,联轴器上端连接至发电机,下端依次连接透平机、高压压缩机和低压压缩机,发电机、透平机、高压压缩机和低压压缩机均信号连接至控制器;
布雷顿循环透平系统包括大循环模块和小循环模块,小循环模块由透平机和回热器组成,大循环模块由透平机、回热器、预冷器、低压压缩机、中冷器和高压压缩机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透平机上设有若干主动电磁轴承,发电机、高压压缩机和低压压缩机上均设有转子,低压压缩机转子通过联轴器连接至高压压缩机转子,高压压缩机转子通过联轴器连接到透平机主动电磁轴承,透平机主动电磁轴承通过联轴器连接到发电机转子,主动电磁轴承信号连接至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透平机还设有止动轴承,止动轴承位于主动电磁轴承一侧,且止动轴承与高压压缩机转子、发电机转子均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外部容器为壳体结构,外部容器下部靠近透平机一侧设有一号进气口,一号进气口与外部反应堆相连通,且外部反应堆的热气通道通过一号进气口连通至透平机的入口,外部容器上部靠近中冷器、预冷器两侧分别开设有二号进水口和三号进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中冷器和预冷器内部电路均采用双线圈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回热器两端分别设有进口端和出口端,回热器通过进口端连通至透平机,回热器通过出口端连通至外部反应堆。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的型号为6ES7214-1AD23-0XB8,中冷器的型号为CA1125J,回热器的型号为13R5BW,发电机的型号为BS9500TE-1-G,高压压缩机的型号为1.6-8,低压压缩机的型号为ONLYFONDAIR永磁变频低压机,预冷器的型号为LC-10N-100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652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变频调速功能的层流罩
- 下一篇:一种美洲大蠊虫卵分离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