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视网膜复位头部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62630.9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12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靳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靳莹 |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杜权 |
| 地址: | 274300 山东省菏泽市单***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网膜 复位 头部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视网膜复位头部支架,包括底座和固定座,所述底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盒,所述固定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插接有第一支板,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插接有第二支板。通过底座和固定座的配合设置,可以对固定座进行移动,方便患者使用时对固定座的位置进行调整,通过放置盒的设置,可以在患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护理时,可以将一些护理药品放在放置盒中,使用时方便拿取,不需要患者起身跑动,对患者有一定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视网膜复位头部支架。
背景技术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两层之间有一潜在间隙,分离后间隙内所潴留的液体称为视网膜下液,脱离部分的视网膜无法感知光刺激,导致眼部来的图像不完整或全部缺失,视网膜脱离最佳的治疗方案之一就是做视网膜复位手术,而视网膜复位手术做了之后,患者需要一星期的时间进行康复,而手术之后需要趴睡,以防止因为卧床姿势不对而导致手术失败。
患者在趴睡时,为了患者不碰触到眼部,因此需要一种辅助支架,现有的支架中,虽然能够对患者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功能较为单一,使用时并不便于跟随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调整,放在床上使用对患者的颈部也有一定的伤害,患者使用时颇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视网膜复位头部支架,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视网膜复位头部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盒,所述固定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插接有第一支板,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插接有第二支板。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设置有束缚带,所述束缚带的一端粘接有粘板,所述粘板的背面与所述支撑杆的正面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柱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柱的内壁与所述活动柱的表面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二支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软垫。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卡紧螺栓,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卡紧螺栓。
可选的,所述第一卡紧螺栓贯穿所述支撑杆的内壁与所述第一支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卡紧螺栓贯穿所述支撑杆的内壁与所述第二支板的表面活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视网膜复位头部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视网膜复位头部支架,通过底座和固定座的配合设置,可以对固定座进行移动,方便患者使用时对固定座的位置进行调整,通过放置盒的设置,可以在患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护理时,可以将一些护理药品放在放置盒中,使用时方便拿取,不需要患者起身跑动,对患者有一定的便利性。
2、该视网膜复位头部支架,通过支撑柱、活动柱和固定螺栓的配合设置,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通过固定螺栓调整活动柱的高度,对患者有一定的便利,通过支撑杆、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一卡紧螺栓和第二卡紧螺栓的配合设置,可以对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位置进行调整,使用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便于患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靳莹,未经靳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626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通讯产品加工用安装焊接设备
- 下一篇:一种挖掘机中梁生产用的焊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