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护坡整体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61416.1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1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梁文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一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71700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护坡 整体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生态护坡整体结构,涉及护坡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防护坡,所述防护坡包括多块相互拼接的防护砖,所述防护砖的顶侧设置有凸面,所述防护砖的底侧设置有与顶面适配的凹面。本申请具有提升护坡整体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护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护坡整体结构。
背景技术
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722805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生态护坡,堤坝背面第一护坡上设置有护坡砖A,多个护坡砖A拼接铺列,堤坝正面第一护坡上设置有护坡砖B,多个护坡砖B拼接铺列,堤坝正面第二护坡上设置有护坡砖C,多个护坡砖C拼接铺列,堤坝正面第三护坡上设置有护坡砖D,多个护坡砖D筑成阶梯状护岸,护坡砖A和护坡砖B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正方体砖体,护坡砖D包括底板、顶板、中间平台、前挡板、后挡板和连接筋板。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护坡砖与护坡砖之间通常直接对合,相邻护坡砖缺乏联系性,导致护坡整体性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护坡整体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态护坡整体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态护坡整体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护坡整体结构,包括防护坡,所述防护坡包括多块相互拼接的防护砖,所述防护砖的顶侧设置有凸面,所述防护砖的底侧设置有与顶面适配的凹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状相互拼接时,相邻防护砖凸面和凹面的适配对合,能够增大相邻防护砖的对合面积,进而使相邻防护砖的连接更加紧密,从而提升护坡的整体性。
可选的,所述凸面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凹面开设有与第一凸块适配的第一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面与凹面对合时,第一凸块能够插设于第一凹槽内,进而进一步提升相邻防护砖的对合紧密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开设有与第一凹槽垂直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块上设置有与第二凹槽适配的第二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凸块和第二凹槽的配合,相邻防护砖能够加强联系,减少相邻防护砖向相背离方向移动的可能性,从而提升防护坡的整体性。
可选的,所述凸面的中部设置有内凹,所述内凹与防护砖底侧的边角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凸面中部设置的内凹,相邻防护砖在排列拼接时能够错开,进而提升护坡横向的紧密度。
可选的,所述凹面的中部设置有中隔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隔板的设置能够使防护砖的凸面在与相邻房主转的凹面对合时更加便捷,提升防护砖拼接的速度。
可选的,所述防护砖的侧壁开设有与中隔板适配的第三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三凹槽,防护砖的侧壁能够与中隔板卡接,进而使横向的相邻防护砖贴合更加紧密。
可选的,所述中隔板上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与第四凹槽适配的第三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三凸块卡接于第四凹槽内,防护砖能够实现与中隔板的联系,从而提升防护砖之间的紧密度。
可选的,所述防护砖的一侧开设有第五凹槽,所述防护砖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五凹槽适配的第四凸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一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一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614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VC复合稳定剂混合系统
- 下一篇:一种易于采摘的农业种植用大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