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粘滞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55624.0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4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汪正兴;李东超;杜亚凡;代晓东;吕江;徐开磊;陈华飞;盛能军;陶金峰;尹琪;刘鹏飞;张汉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桥研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贵深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3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滞阻尼器,其包括:缸筒,所述缸筒内设有活塞;活塞杆,连接所述活塞,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缸筒且设有用于连接主梁的耳板;用于铰接于其下方的塔端支座上的连接组件,其固定于所述缸筒远离所述耳板的一侧;用于平衡所述缸筒重力的平衡筒体,固定于所述连接组件远离所述缸筒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粘滞阻尼器,使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缸筒之间动密封件的单边磨损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可以提高所述粘滞阻尼器的整体使用寿命;并且可以有效减小所述粘滞阻尼器的安装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结构减振抗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粘滞阻尼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桥梁建设行业的蓬勃发展,桥梁建设也朝着大跨度方向发展,对桥梁的抗震性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粘滞阻尼器能够为桥梁结构提供附加阻尼,快速高效地耗散结构的振动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成为桥梁结构振动控制的一种重要装置。
相关技术中,在将粘滞阻尼器安装在桥梁上时,一般是将粘滞阻尼器的其中一端采用铰接的方式安装在主梁上,另一端采用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桥塔或者桥墩上,且其安装长度也就是粘滞阻尼器两端销轴的中心距通常大于5倍的阻尼器设计行程,使得粘滞阻尼器的安装空间需求较大,并且,由于粘滞阻尼器的自重,使得粘滞阻尼器的缸筒与缸筒内的活塞杆之间的动密封件长期处于单侧受压状态,在粘滞阻尼器的实桥应用过程中,动密封件磨损加剧,其使用寿命远远低于设计预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滞阻尼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粘滞阻尼器的安装空间需求较大,且由于粘滞阻尼器的自重,粘滞阻尼器内的动密封件磨损加剧,其使用寿命远远低于设计预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粘滞阻尼器,其包括:缸筒,所述缸筒内设有活塞;活塞杆,连接所述活塞,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缸筒且设有用于连接主梁的耳板;用于铰接于其下方的塔端支座上的连接组件,其固定于所述缸筒远离所述耳板的一侧;用于平衡所述缸筒重力的平衡筒体,固定于所述连接组件远离所述缸筒的一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衡筒体靠近所述连接组件的一侧设有空腔,沿所述活塞杆的延伸方向,所述空腔的长度大致为所述活塞杆单向设计最大行程的两倍;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连接组件进入所述空腔中。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衡筒体自由端部的重量是所述缸筒与所述缸筒内部阻尼液总重量的一半。
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缸筒上的支撑架;以及,套设于所述支撑架外的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用于铰接于其下方的塔端支座上,且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连接框铰接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关节轴承,第一销轴依次穿过所述连接框和所述第一关节轴承将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连接框铰接于一起,且上下两个所述第一销轴的中心线共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框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关节轴承,通过第二销轴依次穿过所述塔端支座和所述第二关节轴承可将所述连接框与所述塔端支座铰接于一起,且前后两个所述第二销轴的中心线共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销轴为阶梯销轴,所述第一销轴与所述连接框和所述第一关节轴承均为紧密配合;所述第二销轴为阶梯销轴,所述第二销轴与所述塔端支座和所述第二关节轴承均为紧密配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板具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设有第三关节轴承,通过第三销轴穿过所述主梁上的梁端支座和所述第三关节轴承可将所述耳板铰接于所述梁端支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缸筒靠近所述耳板的一端设有左端盖,所述左端盖用于对所述缸筒的左端进行密封;所述缸筒与所述连接组件之间设有右端盖,所述右端盖与所述连接组件通过螺栓一同固定于所述缸筒。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缸筒与所述耳板之间设有防尘套,所述防尘套套设于所述活塞杆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桥研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贵深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铁桥研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贵深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556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焊接的双工位机器人底座
- 下一篇:一种生产聚合氯化铝用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