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烯烃聚合工业废酸渣水解液提纯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55579.9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3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张艳芬;孙晓薇;张海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翔宇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G23/04 | 分类号: | C01G23/04;C02F9/04;B01D65/02;B01D6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瑾;李连生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聚合 工业 废酸渣 水解 提纯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烯烃聚合工业废酸渣水解液提纯设备,该设备包括臭氧催化氧化系统、中间过滤系统、氨水中和及加镁除磷除硅系统、管式微滤膜系统。本实用新型设备能够对烯烃聚合工业废酸渣水解液进行提纯,获得高纯度氢氧化钛溶液,工艺操作要求低、回收率高、产生的副产物少、对环境友好,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工业生产中四氯化钛的回收,具体为一种从烯烃聚合工业废酸渣水解液中提取高纯度钛液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工业生产中,四氯化钛是一种重要的并大量使用的原料,使用后产生大量含四氯化钛的废液。该废液中除有大量未参与反应的四氯化钛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相关副产物如烷氧基钛(含氯)、酯钛络合物及其他有机溶剂。废水中COD、TOC、Ga2+、Mg2+、Ti离子、总磷、可溶硅、Cl-、TDS值非常高,组分非常复杂。其中的Ti是具有最高的回收使用价值。
现有处理技术有两种。第一方法是采用将废酸渣加入生石灰进行中和反应,产生大量沉淀物,再用板框压滤机分离出沉淀物。所以通过板框压滤不能回收有价值的钛。第二种方法是直接对废酸渣采用高温蒸发工艺,将废酸渣中的盐酸蒸发出来,蒸发釜釜底会产生氧化钛晶体,但是由于是工作在盐酸的环境,因此,对设备的防腐要求极其高,很难实现批量生产和长周期运行。而且第二种方法还存在如下问题:蒸馏塔底温度高,造成烷氧基钛和酯钛络合物等有机物的分解,结焦,积垢,为了使塔底物容易出料,需要控制蒸发温度,留有一定量的TiCl4。这样就大大降低了 TiCl4回收率,增加了废物的量。且废物进行再处理时产生大量的酸水、酸气和废渣不容易处理,污染环境。
另有通过水解废酸渣的方法获取水解液,该水解液中含有大量氢氧化钛。然而水解液中除了含有氢氧化钛以外,还残留各种杂质,不解决水解液的提纯问题也很难回收高纯度的钛,真正实现废酸渣的资源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烯烃聚合工业废酸渣水解液提纯设备,使用该设备能够实现对烯烃聚合工业废酸渣水解液的提纯,进而得到高纯度Ti(OH)4溶液,实现废酸渣资源化处理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烯烃聚合工业废酸渣水解液提纯设备,臭氧催化氧化系统、中间过滤系统、氨水中和除磷除硅及加镁系统、管式微滤膜系统;所述臭氧催化氧化系统设置有与烯烃聚合工业废酸渣水解液排除管路连接的进液端;臭氧催化氧化系统的出液端通过管路连接至中间过滤系统的进液端;中间过滤系统的出液端通过管路连接至氨水中和及加镁除磷除硅系统的进液端;氨水中和及加镁除磷除硅系统的出液端通过管路连接至管式微滤膜系统的进液端。
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臭氧催化氧化系统包括臭氧反应塔、臭氧发生器、臭氧破坏器和氧化产水箱;所述臭氧反应塔的顶部设置臭氧破坏器,臭氧反应塔内部设置上下两层带孔的隔板,两层隔板之间设置催化剂填料层,臭氧反应塔的底部固定通气管道,通气管道上设置多个微米气泡曝气头,所述通气管道的进气接口与臭氧发生器的输气管路连接;臭氧反应塔侧壁位于催化剂填料层的下方设置有水解液进口,水解液进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废酸渣水解系统的水解液出液端;臭氧反应塔侧壁位于催化剂填料层的上方设有反应后出水口,所述反应后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氧化产水箱的进水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过滤系统包括过滤器及与之连接的过滤器给水泵,氧化产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过滤器给水泵的进水端,过滤器给水泵的出水端连接过滤器的进水端,过滤器的出水端连接至所述氨水中和及加镁除磷除硅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翔宇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翔宇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555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灶
- 下一篇:一种新型玻璃纤维隔声屏障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