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回转体结构的吸引器通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49540.6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2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紫艳;段素霞;汪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紫艳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7/3209 |
| 代理公司: | 武汉汇知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83 | 代理人: | 张熔舟 |
| 地址: | 43006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回转 结构 吸引 通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回转体结构的吸引器通条,用于疏通堵塞的吸引器头,包括通条本体和固定设置在通条本体上部的回转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通条本体上部固定回转体结构,回转体结构能带出吸引器头内碎骨片或组织,便于吸引器头疏通使用。通过回转体结构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条形纹,条形纹呈刀刃状,能够对组织实现切割作用;通过在通条本体头部留出一定距离,便于疏通碎骨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回转体结构的吸引器通条。
背景技术
吸引器主要作为手术中连接在吸引管上的末端装置用以接触被吸引物体,临床进行骨科(如半髋术)或妇科手术中,骨碎片或血凝块易堵塞吸引器头,手术中常用的吸引器头200如图1所示;在查看连接管无堵塞、吸水冲洗吸头管腔连通情况下,使用直线吸头通条100(小吸头用通条,见图2所示,大吸头不专门配置通条)反复疏通后吸引器头堵塞情况仍较严重,通一次吸一下又没吸力,究其原因,是吸引器头被碎骨片、组织(伤后肌化组织、血凝块)堵塞,通条疏通时,直接穿过骨碎片或组织,但未带出,骨碎片或组织仍留在吸引器头管腔内造成堵塞。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回转体结构的吸引器通条,将其与吸引器头配套使用时,能使其能带出吸引器头内碎骨片或组织,便于吸引器头疏通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回转体结构的吸引器通条,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回转体结构的吸引器通条,用于疏通堵塞的吸引器头,包括通条本体和固定设置在通条本体上部的回转体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转体结构为圆球、椭圆球体或圆锥台。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转体结构套设在通条本体上,并与通条本体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转体结构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条形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条形纹呈刀刃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转体结构的顶端与通条本体上端之间的距离D取值为3~6c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转体结构最大外径小于与之配套使用的吸引器头的管腔内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转体结构轴向任意位置的横截面的中心点均与通条本体自身的旋转轴线相重合或偏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通条本体上部固定回转体结构,回转体结构能带出吸引器头内碎骨片或组织,便于吸引器头疏通使用。
2、通过在回转体结构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条形纹,条形纹呈刀刃状,能够对组织实现切割作用;通过在通条本体头部(回转体结构的顶端与通条本体上端之间)留出一定距离,便于疏通碎骨片。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吸引器头的分体式结构;
图2为常用的直线吸头通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图3中回转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100、直线吸头通条;200、吸引器头;1、通条本体;2、回转体结构;2.1、条形纹;
D表示回转体结构的顶端与通条本体上端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紫艳,未经王紫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495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黄精种植用土壤松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打端扭线沾锡机用减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