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高位花坛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48593.6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8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澄;何文江;戴青松;赵苏;过江洋;汪红访;陈玉茹;毕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7 | 代理人: | 严巧巧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高位 花坛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高位花坛,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包括花坛主体和高位消能配水池;花坛主体内侧壁覆盖有防渗膜,自下向上依次铺设陶粒层、种植土层和第一碎石层,并且陶粒层内设置有积排水装置,积排水装置端部贯穿花坛主体侧壁分别连通至雨水口和大气环境,对雨水多层净化,提高水质;高位消能配水池设置在第一碎石层上方,位于建筑雨水管下方;高位消能配水池包括水池主体和第二碎石层,水池主体的侧壁设置为包括若干通孔的配水墙体,通过配水墙体向花坛主体内侧均匀配水;本实用新型通过构建“土壤-微生物-植物”生态系统显著提高雨水净化效果,满足不同环境的需求,并且运行成本低、易操作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高位花坛。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高位花坛定义为基于土壤渗滤系统改进,由人工构建的,出水口相对于集水面有一定垂直距离,雨水从高位进水口进入,在势能差的作用下向下经过填充基质,通过基质的吸附截留和微生物作用实现水质净化,最终从低位出水口流出,可净化和收集地表径流并兼具美化环境功能的花坛。通过基质的选配填充使花坛具有高雨水负荷量及污染物去除速率,从而达到城市径流的削减与净化。
朱协军等发明的《一种用于雨落管的玻璃钢结构高位花坛》只是单一的从结构上考虑高位花坛的改进,对于其运行机理并没有完善,对水质净化部分也欠缺;唐丽晔等发明的《一种过滤式高位花坛》只是对过滤系统进行了完善,对于配水及整体的净化并没有完善的考虑;周贵年等发明的《一种防止建筑物落水飞溅的高位花坛处理系统》也只是从雨水结构上处理,并没有对内部机理,处理效果进行研究。当前现有技术中的高位花坛主要存在建筑雨水管配水不均匀和花坛对雨水净化效果欠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高位花坛,解决建筑雨水管配水不均匀以及净化效果不佳等问题能够将雨水中污染物达到最大程度的吸收,提高水质,同时减少了雨水径流量。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高位花坛,包括花坛主体、高位消能配水池,其中,所述花坛主体内侧壁覆盖有防渗膜,花坛主体内侧自下向上依次铺设有陶粒层、种植土层和第一碎石层;所述陶粒层内设置有积排水装置,积排水装置端部贯穿花坛主体侧壁分别连通至雨水口和大气环境;
所述积排水装置设置为积排水管道,所述积排水管道设置为两段式结构;
定义积排水管道位于花坛主体内侧的一段积排水管道为第一管道,积排水管道位于花坛主体外侧的一段积排水管道为第二管道;则所述第一管道设置为外壁有若干排水孔的穿孔管道,所述穿孔管道延伸至花坛主体靠近雨水口的侧壁;所述第二管道设置为无孔管道,所述无孔管道一端延伸至花坛主体靠近雨水口的侧壁并连通至第一管道,另一端连通至雨水口;所述积排水管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大气环境的支管,所述支管为无孔管道;
所述高位消能配水池设置在第一碎石层上方,位于建筑雨水管下方;所述高位消能配水池包括水池主体和填充在水池主体内侧的第二碎石层,所述水池主体的侧壁设置为包括若干通孔的配水墙体,所述配水墙体用于向花坛主体内侧配水。
进一步的,所述花坛主体内侧底面设置有找平层,所述找平层为水泥砂浆结构,并且设置为自花坛主体远离雨水口方向侧壁向花坛主体靠近雨水口方向侧壁倾斜的平面。
进一步的,定义找平层的倾斜的坡度为α,α≥3%;α优选为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48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自动双头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