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进水涡轮散热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46801.9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12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华;张娟;王小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02 | 分类号: | B60L53/302;B60L53/31 |
代理公司: | 泰兴市致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7 | 代理人: | 孙军 |
地址: | 22544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水 涡轮 散热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领域,提供了防进水涡轮散热充电桩。利用涡轮提供的大流量通风,满足充电桩的换热需求;采用上出风的方式,在涡轮工作时,由于风量较大,雨水无法进入箱体内,在涡轮停止工作时,雨水自出风孔进入箱体后全部被壳体收集并自底部的管道排出,防止可以内的水溢出后损伤电子元件;箱体底部采用三面进风的方式,保证提供足够的风量,同时进风口设置向下倾斜的檐板,防止雨水自侧面进入箱体,进一步方式箱体内的元件受损。本技术方案冷却风量充足,防水措施全面,确保充电桩的安全性以及提高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领域,具体涉及防进水涡轮散热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的普及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占有率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在高速公路加油站以及很多公共场所都配备有充电桩。充电桩充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现有的充电桩都是采用的风冷的方式,利用空气在充电桩内的循环,达到降温的效果。现有的充电桩通常采取的常规风机换热,由于风机的效率较低,换热效果不理想,充电桩内的电子元件易损。同时充电桩通常都是露天设置,在雨天环境下,雨水容易从进、出风口处进入到箱体内,对箱体内的元件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为满足充电桩散热和防雨水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进水涡轮散热充电桩。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防进水涡轮散热充电桩,包括充电桩箱体,箱体顶部安装有上盖,箱体内安装有充电元件,箱体下部的侧面设有进风口,所述箱体内安装于涡轮风机,所述涡轮风机包括电机、涡轮及壳体,所述壳体为顶面开口的环形腔体,壳体中部为进风通道,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进风通道,所述涡轮安装于环形腔体内并与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壳体上端面的边缘与箱体顶部的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环形腔体底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沿箱体内壁导向箱体的外侧;所述上盖上设有多个环状排列的出风孔,所述出风孔位于所述环形腔体的正上方并在环形腔体的投影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底部的左、右、后三个侧面上分别设有进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为多列横向进风槽孔,所述进风口外侧设有外凸且倾斜向下的檐板。
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涡轮提供的大流量通风,满足充电桩的换热需求;采用上出风的方式,在涡轮工作时,由于风量较大,雨水无法进入箱体内,在涡轮停止工作时,雨水自出风孔进入箱体后全部被壳体收集并自底部的管道排出,防止可以内的水溢出后损伤电子元件;箱体底部采用三面进风的方式,保证提供足够的风量,同时进风口设置向下倾斜的檐板,防止雨水自侧面进入箱体,进一步方式箱体内的元件受损。本技术方案冷却风量充足,防水措施全面,确保充电桩的安全性以及提高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述:
如图所示,防进水涡轮散热充电桩,包括充电桩箱体1,箱体1内安装有充电元件和涡轮风机2,箱体1下部的左、右及后侧面上分别加工有进风口3,进风口3为多列横向进风槽孔,进风槽孔利用钣金冲压的方式,在箱体上直接加工出并在进风口外侧形成外凸且倾斜向下的檐板4,防止雨水被风刮入。
涡轮风机2由电机5、涡轮6及壳体7组成,壳体7为顶面开口的环形腔体,壳体7中部为进风通道8,电机5由支架同轴固定安装于进风通道8,涡轮6安装于环形腔体内并与电机5的转轴固定连接,壳体7上端面的边缘与箱体1顶部的安装板固定连接,在箱体1顶部安装有上盖9,在上盖9上加工有环状排列的多个出风孔10,出风孔10位于环形腔体的正上方并在环形腔体的投影范围内,确保自出风口进入箱体的雨水均落入环形腔体内。环形腔体底部连接有排水管11,排水管11沿箱体1内壁导向箱体的外侧,防止收集到的雨水溢出损伤箱体内的电子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468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豆蛋白质含量检测用混匀装置
- 下一篇:基于CAN总线的集成控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