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作无筋透水框架的一次成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46048.3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4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耿海彬;卢鹏;李晓克;田海天力;宋晓明;吕洋;贺志刚;陈其武;李洪林;冯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 |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王晓丽 |
| 地址: | 4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 透水 框架 一次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制作无筋透水框架的一次成型模具,包括框架底座,在框架底座上设置无筋透水框架模具,无筋透水框架模具包括框架外模和框架内模,在框架外模内部设置框架内模,框架外模和框架内模围成密封的无筋透水框架模腔,在框架外模的底部与底座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进砼口。相对于现有透水框架预制工艺,需要大量人力和施工时间,无法向工业化生产方向靠拢,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预制工艺,即本专利解决了以上缺点,充分的发挥机械生产的高效率性,得到一种无筋透水框架一次成型预制工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制作透水框架的一次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护岸型式,以其结构的稳定性、透水性以及分散水流、减小流速和促淤的特点而不同于传统的抛石护岸,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所保护的岸坡流速可降低30~70%。
目前,在航道整治中所用到的透水框架也是整体式成型,模具有内外模,而且需要布设钢筋,浇筑完成后还需振捣,另外,对于这种透水框架浇筑工艺以人工为主。浇筑模具时,先将外模倒置在钢垫板上,放入钢筋骨架,再将内模组装,然后将混凝土浇筑进去;拆除模具时,先拆除内模,然后经人工翻转后,拆除外模。
实用新型内容
相对于现有透水框架预制工艺,需要大量人力和施工时间,无法向工业化生产方向靠拢,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预制工艺,即本专利解决了以上缺点,充分的发挥机械生产的高效率性,得到一种无筋透水框架一次成型预制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无筋透水框架的一次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制作无筋透水框架的一次成型模具,包括框架底座,在框架底座上设置无筋透水框架模具,无筋透水框架模具包括框架外模和框架内模,在框架外模内部设置框架内模,框架外模和框架内模围成密封的无筋透水框架模腔,在框架外模的底部与底座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进砼口。
上述制作无筋透水框架的一次成型模具,在无筋透水框架模腔的顶部设置有顶部起重平台,在无筋透水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底部起重平台,底部起重平台与框架底座之间通过底柱连接;在框架内模与底部起重平台之间设置下升降装置,下升降装置通过钢丝绳与框架内模固定连接,在框架外模与顶起重平台之间设置上升降装置,上升降装置通过钢丝绳与框架外模固定连接。
上述制作无筋透水框架的一次成型模具,所述下升降装置和上升降装置上均设置有限位杆。
上述制作无筋透水框架的一次成型模具,在无筋透水框架顶部固定圆柱,圆柱从无筋透水框架顶部伸到无筋透水框架底部,上升降装置与圆柱顶部之间设置有滑动支撑,下升降装置与圆柱底部之间设置有滑动支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的框架外模在上,框架内模在下,分别依靠升降装置进行组装和拆分,单独的框架底座承载框架,拆模以后,框架在底座上。由于进砼口设置在框架外模的底部,因此本模具在浇筑时,由下而上将混凝土特别是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压入模具,依靠混凝土自身的自密实性能,填充整个模具,钢纤维均匀的分散在框架的各个部位。
相对于现有透水框架预制工艺,需要大量人力和施工时间,无法向工业化生产方向靠拢,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以上缺点,充分的发挥机械生产的高效率性,得到一种无筋透水框架一次成型预制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具体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460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投影光机及投影仪
- 下一篇:一种拉线与压片一体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