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即食海参加工的蒸压蒸煮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44142.5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9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 发明(设计)人: | 陆卓章;徐为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桥盐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5/10 | 分类号: | A23L5/10;A23P30/00 |
| 代理公司: | 山东恒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47 | 代理人: | 刘庆超 |
| 地址: | 26601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即食 海参 加工 蒸压蒸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参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即食海参加工的蒸压蒸煮装置,为了提高海参加工的蒸煮效率,所述支撑立架的内侧固定有蒸煮放料机构,所述支撑底板的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处固定有蒸煮罐,所述蒸煮罐的内部位于底端位置处固定有加热管,且蒸煮罐的内侧位于底端位置处对称设置有搅拌扇。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扇带动蒸煮罐内加热水的循环搅拌式流通,在翻料杆对蒸煮网筒内海参的翻料搅拌下,能够使加热水对海参进行充分的加热蒸煮处理,且在蒸煮过程中,通过多组蒸煮网筒的均匀对称排放,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不同大小分类的海参进行同步蒸煮工作,进而提高蒸煮装置的蒸煮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即食海参加工的蒸压蒸煮装置。
背景技术
海参又名刺参、海鼠、海黄瓜,是一种名贵海产动物,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6亿年,古人发现“其性温补,足敌人参”,因补益作用而得名,海参肉质软嫩,营养丰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海鲜食品,在对海参进行加工生产过程中,当将海参内脏去除完毕后,需对海参进行蒸煮处理。
但是目前市场上关于即食海参加工的蒸压蒸煮装置存在着一些缺点,传统的蒸煮装置结构较为单一,其蒸煮效率较为低下,且在蒸煮过程中,多为统一式蒸煮形式,其无法对不同大小分类的海参进行同步蒸煮工作,限制了蒸煮装置的蒸煮能力。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即食海参加工的蒸压蒸煮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即食海参加工的蒸压蒸煮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即食海参加工的蒸压蒸煮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下方位于四个边角位置处均固定有支撑脚架,且支撑底板的上方位于两侧位置处对称固定有支撑立架,所述支撑立架的内侧固定有蒸煮放料机构,所述支撑底板的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处固定有蒸煮罐,所述蒸煮罐的内部位于底端位置处固定有加热管,且蒸煮罐的内侧位于底端位置处对称设置有搅拌扇,所述搅拌扇通过传动链条连接,且搅拌扇的底端固定有旋转电机;
所述蒸煮放料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撑立架内侧的封闭门,所述封闭门的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处固定有传动电机,且封闭门的下方固定有投料环架,所述传动电机的端部固定有传动主轴,所述传动主轴的底端固定有异形齿盘,所述投料环架的内侧嵌入连接有蒸煮网筒,所述蒸煮网筒的内侧位于底端位置处嵌入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有传动齿轮,且传动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翻料杆,所述蒸煮网筒的底端连接有排料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蒸煮罐的前侧位于顶端位置处嵌入连接有进水阀,且蒸煮罐的前侧位于底端位置处嵌入连接有排水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立架的上方位于中部位置处固定有升降电机,且支撑立架的内侧位于中部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有定位滑杆,且升降丝杆与定位滑杆的外侧均套接有升降板架,所述升降板架的顶端固定有封闭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蒸煮网筒采用不锈钢材质构件,且蒸煮网筒的数量不少于六组,所述蒸煮网筒相对于投料环架的圆心均匀对称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异形齿盘的齿牙与传动齿轮的齿牙相互啮合,所述传动主轴与传动杆通过异形齿盘和传动齿轮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翻料杆的数量与蒸煮网筒的数量相同,且翻料杆与蒸煮网筒相互一一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扇的数量为两组,且搅拌扇的底端设置有搅拌齿轮,所述传动链条通过搅拌齿轮与搅拌扇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桥盐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大桥盐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441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缆固定装置
- 下一篇:环保型蓄热式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