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电池和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43747.2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9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五堂;刘阳;郭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9 | 分类号: | H01M50/249;H01M50/258;H01M50/244;H01M50/289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杨鹏 |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和汽车,涉及电池领域。该二次电池包括框架结构、壳体组件、多组电池模组、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壳体组件与框架结构连接,并围成安装腔室,多组电池模组均安装于安装腔室内,多组电池模组相互串并联,并分别与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连接,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均设置于壳体组件上或者框架结构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提高能量输出能力,并且,节省占用空间,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和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二次电池的能量输出能力有限,影响汽车的续航里程。同时,极柱与电池模组的设置不便于提升电池的输出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和汽车,其可以提高能量输出能力,并且,节省占用空间,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包括框架结构、壳体组件、多组电池模组、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所述壳体组件与所述框架结构连接,并围成安装腔室,所述多组电池模组均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室内,所述多组电池模组相互串并联,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极柱和所述第二极柱连接,所述第一极柱和所述第二极柱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上或者所述框架结构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极柱包括第一正极柱和第一负极柱,所述第二极柱包括第二正极柱和第二负极柱,所述多组电池模组中包括与所述第一正极柱和所述第一负极柱连接的第一模组、以及与所述第二正极柱和所述第二负极柱连接的第二模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正极柱、所述第一负极柱、所述第二正极柱和所述第二负极柱位于所述壳体组件或所述框架结构的同一侧边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正极柱、所述第一负极柱、所述第二正极柱和所述第二负极柱的排布方式包括以下排布方式中的一种:
所述第一正极柱、所述第一负极柱、所述第二正极柱和所述第二负极柱依次排布;
所述第一正极柱、所述第一负极柱、所述第二负极柱和所述第二正极柱依次排布;
所述第一负极柱、所述第一正极柱、所述第二正极柱和所述第二负极柱依次排布;
所述第一负极柱、所述第一正极柱、所述第二负极柱和所述第一正极柱依次排布。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正极柱、所述第一负极柱、所述第二正极柱和所述第二负极柱的排布方式为:所述第一正极柱、所述第一负极柱、所述第二负极柱和所述第二正极柱依次排布时,所述第一负极柱与所述第二负极柱设置为一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正极柱、所述第一负极柱、所述第二正极柱和所述第二负极柱的排布方式为:所述第一负极柱、所述第一正极柱、所述第二正极柱和所述第二负极柱依次排布时,所述第一正极柱与所述第二正极柱设置为一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极柱为正极极柱,所述第二极柱为负极极柱,所述第一极柱和所述第二极柱位于所述框架结构的同侧或不同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设置有导热层。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极柱和所述第二极柱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上,并位于所述框架结构的同侧。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43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电动自动驾驶宽体矿用车全液压转向系统
- 下一篇:一种圆柱加工夹具装置





